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广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绪春:

对标国内国际 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新高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思华 01-11 00:00

  南都记者 梁思华

  在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上再发力

  继续实施税源培植巩固呵护战略

  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与港澳相趋同、相对接、相协作

  梳理、培育、孵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具箱”

  “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以企业和市民感受为第一标准,推动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广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部署。

  2023年,广州如何推动税收营商环境实现“第二次飞跃”?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广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绪春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始终坚持“市场评价是第一评价、企业感受是第一感受、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理念,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改革先机,秉承守正创新的精神,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开展先行先试,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税收营商环境制度体系。

  1

  穗港澳税收合作 推出更多办税缴费便利化举措

  南都:回顾2022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出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新契机。广州税务如何保障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杨绪春:首先是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和申报指南,除此以外,针对南沙个税政策涉及的“港澳居民实际税负”计算问题,考虑到具体对接操作、税负和计算等事项较为复杂,在兼顾申报简便和贴近还原港澳税负原则下,为港澳居民提供指定渠道进行税负和减免税额测算。相关辅助软件即将上线应用,实现信息系统自动运算、纳税人便捷填报,最大程度方便港澳居民享受优惠。

  我们搭建了与香港税务领域官方、非官方的合作机制。共同促成省市区三级税务部门与香港税务局开展工作交流。通过这次交流,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南沙个税政策“香港税负”的计算方案,更在建立沟通协作渠道、税收管理和服务、人员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此外,我局还与香港税务学会建立了穗港税务长期合作机制,启动了政策研讨、课程培训、学术研究等系列合作项目。

  我们还推动了穗港澳税收专业发展和人员交流。在南沙开设了港澳涉税人士服务专区,为跨境执业人士和机构开设登记备案和服务管理专窗,实行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一站受理、全程服务、快速响应,并提供面向涉税服务专业机构或涉税服务专业人员的各类专项便捷服务,帮助港澳来穗涉税专业人士快速熟悉内地政策。面向港澳青年推出“税文化交流”系列举措等。

  南都:接下来,将聚焦哪些方面推进三地税收合作与对接?

  杨绪春:一是涉穗港澳税收规则对接的工作事项,特别是关系到在穗港澳三地跨域经营、执业或生活的纳税人税收权益的关键问题。比如,可考虑为在南沙先行启动区的港澳企业提供跨域涉税诉求对接响应服务,合作辅导港澳企业用足用好南沙税收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解决企业因三地税收规则差异等原因导致的跨境涉税疑难问题。二是持续推进穗港澳可协作共建的税收服务事项。此前,我局在南沙推出了“湾区之心·税动力十六条”特色税收服务举措。基于此,我们将与港澳税务领域共同研究探索,推出更多可在穗港澳三地相趋同、相对接、相协作的办税缴费便利化举措,为支持港澳居民融入内地发展提供更多税费服务和社会保障支持。

  2

  税收营商环境 对标国内国际,争创“广州经验”

  南都:2022年对于广州税务而言可以说是成果颇丰的一年。接下来,广州如何继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杨绪春:我们有很多行动计划,列举几项如下:一是在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上再发力。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的政策让广州的纳税人最充分、最及时、最便捷地享受到。这方面国家力度很大,税务部门要与纳税人一道落实这些政策,包括社保费的政策。

  二是在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新高地上再发力。坚持对标国内国际,在更高站位、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学懂弄通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做到“知规则、懂规则、用规则”。我们一直在构想制度的执行创新,希望广州在制度和规则上居于高地,所以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国内其他领先城市的经验做法,保持广州的营商环境竞争力。

  三是在常态化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上再发力。“不满意,请找我”已经成为税务部门与企业、社会这两年来打造的一个品牌,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问题响应处理效率,着力解决现阶段纳税人缴费人的集中诉求,如提升办税缴费系统体验感,推动信息系统平稳上线、故障及时修复和功能逐步优化;“穗税连心”税企沟通群规范管理方面,充实答疑力量,推动各区局组建涉税中介志愿服务队伍,探索智能咨询机器人“税宝”群内推广应用。

  四是在税费服务体系智慧赋能上再发力。科技在税收上的应用可以为纳税人和社会带来许多便捷,我们努力通过提升信息化、大数据等水平提升对纳税人的精准服务。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构建“非接触式”智慧服务新生态。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培育、孵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工具箱”,“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确保优化营商无止境,亮点举措不断档。进一步加大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争取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智慧税务品牌。

  3

  提振信心 不断深化税源 培植巩固成效

  南都:广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信心”。针对提振发展信心,广州税务有什么计划?

  杨绪春:接下来,总体上我们是按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而又重点地推进工作。广州市2022年税费收入(含海关代征)首次突破万亿元,这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一方面要扛起责任,依法依规组织好税费收入,继续承担起广州这座城市的税费贡献,同时严格组织收入原则,绝不收过头税;将继续实施税源培植巩固呵护战略,秉持“活水养鱼、水深鱼多、水好鱼悦”,进一步推动重点税源企业定点联系机制做深做实做细,推动建立“引进前预测性评估、建设中监测性评估、建成后跟踪性评估”工作机制,不断深化税源培植巩固成效,全面跟进和服务全市“攻城拔寨”项目;继续落实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增强对外开放性,确保《南沙方案》各项政策简便合规快享;抓住国家确定广州作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及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的机会,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上,再采取一系列措施,让企业享受更便捷的税收服务;抓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差异化、分类化、团队化、清单化的征管改革,刀刃向内加强队伍约束管理;在智能应答等智慧税务方面加大力度;协同地方党政和经济部门助力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提升发展活力,彰显税收服务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