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经费 总投入破六千亿
比上年增长11.73%,增幅高于全国增幅2.60个百分点


南都讯 2021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018.81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0.40%……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了《关于2021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情况的公告》。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中,广东教育经费还有什么不足,又应如何改善呢?对此,南都专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宏超,分析与解答教育经费执行情况中的特色与亮点。
教育经费总投入持续增长
《关于2021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情况的公告》显示,2021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018.81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0.40%,比上年的5386.96亿元增长11.73%,增幅高于全国增幅2.60个百分点。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五年来广东教育经费总投入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每年增长比例都在10%左右;其中,2021年首次突破6000亿大关,与5年前相比上涨了2000多亿元。5年来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持续增加,2020年和2021年均超过10%。
“拿出真金白银办教育”
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247.01亿元的比例为20.79%,比上年的20.30%提高了0.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占比15.25%的5.54个百分点,占比在全国排第1位。
吴宏超指出,广东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体现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拿出更多经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是实现该方案很好的物质基础。
他还表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是衡量政府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越高表示政府越努力。“这是真正从政府口袋里拿出真金白银办教育,广东对教育投入的决心和力度在全国居首位可谓当之无愧。”
建议
教育经费使用 仍有完善空间
不过,吴宏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教育经费仍有较多可改善空间。
首先,虽然广东的教育经费总投入非常大,但由于学生数量也很庞大,生均教育经费在全国来说排位并不高。
其次,生均公用经费对学校、地区的教育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广东规定公用经费补助为小学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建议提升全省最低标准。
同时,在教育投入方面,主要遵循“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省级统筹”这一原则。实际执行过程中,省与县的责任很明确,可中间的“市”权责不清。2021年出台的《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压实市县主体责任”,其中“办好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市县”。这意味着,未来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合理划分自己的财政责任,共同把教育办好。
此外,在具体的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重物轻人”问题,部分地方花费大额财政资金新建学校,却很少把钱用在老师的工资收入、学生的公用经费标准上;学校的经费使用自主权不够灵活,希望可以在加强监督的基础上,给予学校更多的教育经费使用自主权。
延伸
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7873.67亿
去年年底,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78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5835.31亿元,比上年增长6.82%。
南都记者梳理了2012-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发现这十年来总投入一直在上涨,2019年首次超过5万亿,2021年比2012年增长超过3万亿;每年的增长比例均超过5%,其中最低为5.69%,最高为16.03%。十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上涨,在2019年超过4万余,每年增长比例均超6%。
“教育经费投入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础,强有力的财政保障能让教育活动、计划等落实落地。”吴宏超告诉记者,得益于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近十年来全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的硬件设施、师资、学校运转的公用经费等都大幅增长。
采写/数据整理: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胡可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余晖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