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圈新格局“5+2+4+22”
构建世界级、都会级和区域级三级商圈体系 其中白鹅潭将新增47万㎡商业面积 为五个世界级商圈中扩容最大

广州市白鹅潭将新增47万㎡商业面积。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摄

宝业路目前已进入施工状态,但部分餐饮馆仍保持正常营业。

7月7日,广州市商务局正式印发并公布《广州市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下称《规划》),提出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公共中心体系,匹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构建世界级、都会级和区域级三级商圈体系,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4个枢纽型国际商圈、22个都市特色商圈。
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入选全国首批5个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市也提出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规划体系。而此次出台的《规划》,正是围绕这一体系编制的。
那么,三级商圈具体如何分布?目前建设进展又如何呢?
5个世界级商圈各自发力
根据《规划》内容,广州将建设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包括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广州塔-琶洲商圈、金融城-黄埔湾商圈、长隆-万博商圈以及白鹅潭商圈。
“一年多以来,广州五大世界级商圈都在各自发力。”来自参与编制《规划》的机构——戴德梁行的商业部高级助理董事温苑雯介绍,在天河路-珠江新城,将新增25万㎡的商业面积;广州塔-琶洲商圈未来会新增约10万㎡的商业面积;金融城-黄埔湾商圈将新增13万㎡商业面积;长隆-万博商圈则新增商业供应量32万㎡;而位于广州西部的白鹅潭商圈将新增47万㎡平方米商业面积,扩容规模排在5个世界级商圈的首位。
所谓世界级商圈,当然要有大项目带动。具体来看,在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广州东站绿地广场商业项目(8万㎡)规划推进中,粤海天地(5万㎡)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开业;珠江新城东区及马场项目也在规划之中,现已开展国际设计竞赛。
在白鹅潭,目前有多家头部运营商正在洽谈中。除此之外,华润白鹅潭项目已部分动工,拟建万象城,规划或超15万㎡,商业部分有望2026年开放。备受关注的珠江太古聚龙项目,已正式动工,商业面积或超12万㎡。中信泰富广船项目已部分动工,商业规模约20万㎡。
在长隆-万博商圈,华润长隆项目已摘地,目前处于规划阶段,拟建万象天地,规模约24万㎡。新世界汉溪项目预计2025年交付、开业,将建K11 SELECT,规模约8万㎡。
在金融城-黄埔湾商圈,金融城1002、1007商业地块预计下半年推出市场,目前正与多家头部运营商洽谈。
在广州塔-琶洲商圈,广州塔南广场(5.7万㎡)及珠啤二期(4万㎡)项目,均已进入招商阶段,预计2024年开业;109地块已摘地,处于规划阶段;合生B、C地块也在推进规划。
头部运营商不够,特色商业来凑
从五大世界级商圈的区域和建设进展来看,似乎天河区以外的商圈扩容及引入的大项目更加出色。“这和头部运营商对商业地块的需求有关。”温苑雯表示,头部运营商对商业地块有基本要求,一般单层商业面积在3万㎡左右,总的商业体量则要达到8万㎡,总的建筑面积即综合体的商业面积要在20万㎡以上。“很明显可以看到,核心区域的商业用地条件很难符合头部运营商对商业地块的基本需求。”
当头部运营商不够时,广州也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商业。
《规划》中也写明,广州除了5个世界级商圈,还将打造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和4个枢纽型国际商圈。
岭南特色商圈之一为北京路-海珠广场商圈,打造以北京路步行街为主要商业轴与以海珠广场为起点至文德路的慢行休闲轴。另一个为大西关(上下九-永庆坊)商圈,则将打造西关历史城区东西向商业主轴,联动大西关,串联上下九步行街、永庆坊、黄沙、泮塘等多元化商业元素。
4个枢纽型国际商圈分别为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商圈(大力引入免税业态)、广州南站商圈(培育引入湾区青年创新消费业态、高铁优质生活圈服务配套业态及特色生态文旅综合体)、广州东部枢纽商圈(建设广州东部创新经济发展极)、南沙湾(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商圈(打造邮轮经济南沙样板)。
看商业,不只局限于购物中心
在《规划》提出的三级商圈架构中,第三级即区域级都市特色商圈数量规模最为庞大:通过提升“老商圈”品质,丰富“熟商圈”业态、加快“新商圈”建设等方式,培育22个“一区一特色”区域级都市特色商圈。
其中,广州将结合岭南文化特色,升级改造农林下路—中山三路、环市东、江南西、大沙地、广州大道北、新华、市桥、增城广场—城市中轴线和海塱等一批老商圈,高品质打造新消费空间新场景,促进“老商圈”焕发“新活力”。
对于相对成熟的商圈,广州打造更加多元化丰富的业态。《规划》提出顺应消费趋势,丰富广州大道南、奥体、白云新城、融创茂、科学城、嘉禾望岗、金沙洲、石井—新市和蕉门河等一批成熟商圈的业态组合,促进商圈特色化发展。
同时,广州将依托城市重要发展平台,高起点建设培育南部创新城(莲花湾)、中新广州知识城、明珠湾和广州科教城等一批新商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外围新城的优质商业消费服务水平。
头部运营商和大项目,对商业规模都有要求,那么22个区域级都市商圈是否要一拥而上建大型购物中心呢?
“看商业,不只局限于购物中心。”温苑雯表示,像公园、商贸(产业)园区、公共文化设施都可以成为新消费场景和特色商业形态。
尤其是商贸(产业)园区,她认为,一方面,广州商贸业基础较好,另一方面,“商贸与商业两手抓,是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特色手段。”统计显示,广州市85%的专业市场分布在荔湾、越秀、白云、天河和海珠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后,将有大量的专业市场物业释放出来,而它们的升级改造将带来大量特色型消费,有效赋能本地商贸产业升级,打造“产地型”消费标签。
另外,广州近三年计划新增10个重要公建项目,主要分布在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黄埔区和白云区,它们将通过文化公建属性赋予商圈更强的特色消费标签。
建设进展
1
广州塔-琶洲商圈 广州塔南广场项目商业大楼雏形基本完成
2022年12月,海珠区政府与11家企业签订了共建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商圈框架协议,正式发布将“广州塔-琶洲”商圈建设成为世界级地标商圈的专项规划。预计到2025年,海珠区将建成重点商业载体项目87个,其中广州塔南广场项目定位为海珠区未来最高端的商业综合体,将集聚海内外高端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旅游剧场等消费业态。
那么,目前项目建设进展如何呢?南都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进展:计划于2024年6月开业
7月3日,广州市商务局在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布了一批广州新增的商城名单和地址,当中就有广州塔南广场项目。
该项目位于广州塔南侧,有望于2024年6月开业运营。项目的户外部分,将与广州塔二层平台连通,提供人与自然互动的户外城市客厅,成为复合功能的户外艺术广场。
商场部分则将打造“双首层”购物街区,贯通南北两个中庭,并在地下一层提升商业价值,地下二层设有近5000平方米精品超市,可满足周边社区居民、上班族日常所需。
走访:结构施工阶段已完成
记者于7月8日来到广州塔南广场项目施工现场。该项目由广州市设计院负责设计部分,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记者在施工项目地看到,施工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但目之所及均为水泥施工现场,暂未看到成型建筑。
在今年的3月份,项目负一层砌筑样板和机电样板通过验收,广州塔南广场总进度已完成65%,正式从结构施工阶段转入结构与装饰机电安装并行阶段。项目地块为不规则梯形,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3层,最大开挖深度为12.8米。
由于正值旅游高峰期,周围商业气息浓厚,附近的店铺流动顾客较多。马路对面的岭南广场也在火热施工中,商业大楼雏形基本完成。
2
江南西商圈 宝业路变身打造新兴文化 体验业态
根据《规划》,海珠区江南西商圈,就属于广州未来要打造的22个都市特色商圈之一。该商圈将通过强化存量载体活化改造,引入知名运营主体,同时推动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建设,依托片区商文旅融合圈打造新兴文化体验业态。
据《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打造计划》,宝业路的升级改造正是海珠区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为配合改造,今年3月,随着商户租赁合同到期,运营该街区的商家发出通知书:要求承租商户3月底前退回商铺。如今,宝业路升级进展如何了呢?
进展:最新规划曝光
广州市商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知名“宵夜街”——宝业路,将全新打造海珠江南文商综合体,并计划用五年时间,形成江南文商旅融合圈。该项目将以滨水生态景观和公园式消费场景为基础,引入全天候社交休闲、国际格调餐饮、年轻潮流策展零售及体验等业态,同时保留宝业路的“宵夜大排档”情怀记忆,引入广式新派餐饮及主题情景式美食体验。未来,宝业路更将联动太古仓片区打造“国际高品大道”,聚焦兼具“国际范、烟火味”的全时段高品位消费业态引入。
另据《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打造计划》,海珠区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将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打造成海珠区西部文商旅消费的标杆区。根据该计划,宝业路改造后仍欢迎优质的商户回归经营。
7月1日,江南文商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商圈建设驶入快车道。江南文商综合体项目在业态策划和引入上将进一步延续在地烟火生活记忆,规划出“烟火社交悠闲”和“品质生活美学”两大业态功能组团,注重国际品位格调与本土烟火记忆的交融发展。接下来,海珠区将分两个阶段打造高质量江南文商旅融合圈。第一阶段为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将于2023年内完成。第二阶段计划2024—2025年实施,为项目提升和拓展阶段,目标是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提升成效显著,实现商业环境明显提升,商业氛围更加浓厚,业态集聚发展势头良好,消费人群成倍增长,成为海珠西部商圈的重要核心及广州商圈潮流时尚消费热点。
走访:部分餐饮馆仍保持正常营业
今年3月份,广州海珠区宝业路“宵夜一条街”餐饮馆纷纷因区域施工需要致食肆或撤场的消息引发市民关注,这条老街承载了许多广州街坊对城市烟火气的美好回忆,不少市民表示不舍。
时间来到7月,宝业路近况如何呢?
南都记者于近日走访发现,宝业路目前已进入施工状况,但部分餐饮馆仍保持正常营业。“街坊熟客也会来捧场,我们也一起期待改造升级后大家都回来。”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宝业路红绿灯口一旁的建筑仍然是完全围蔽起来的。而另一侧,除了商铺门前铺设了临时木板供顾客行走外,地面仍处于施工状态。“这条路已经修了半个月,客流量还是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店铺老板范先生对记者说。
除了修路带来的影响,道路另一侧修缮工程的开展,也使部分商铺暂时离开了宝业路。“疫情刚放开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不过当项目开始施工,店铺撤出宝业路之后,以前那种热闹的感觉也确实在减少。”在此经营餐饮店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很多店家一样,很期待宝业路尽快完成升级。“相信到时候很多店铺都会回归,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店铺聚集在一起,像以前一样,大家一起‘蒲天光’,这条街才更有生机嘛。”
不过,宝业路仍是街坊们的悠闲聚集地。作为广州著名的“宵夜街”,宝业路不仅是海珠区推动消费高质量的关键一步,还是广州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有市民告诉记者,宝业路能够保持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以“宵夜大排档”的情怀记忆为文化纽带联结起了街坊邻居们。也因此,宝业路江南文商综合体项目在业态策划和引入上将进一步延续在地烟火生活记忆,规划出“烟火社交悠闲”和“品质生活美学”两大业态功能组团,注重国际品位格调与本土烟火记忆的交融发展。
尽管项目仍在建设当中,但宝业路烟火社交的悠闲情味却丝毫不减。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观察到,即使餐饮馆门外仍处于施工状态,却并不能阻挡食客踏上临时木板,穿过泥泞走进熟悉的小店。傍晚时分,每到饭点,店铺老板范先生都会同前来就餐的街坊拉起家常。他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很多熟客来光顾他的生意,客流相对稳定。
现场的一位熟客张小姐告诉记者,宝业路是她最喜欢来的夜宵地点,每一家店铺都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来这边吃夜宵,不仅为了填饱肚子,还为了享受这儿的悠闲时光。”
宝业路作为江南文商旅商圈进一步“西联”太古仓片区的关键节点,将以集体情怀联结百姓,助力江南商圈拓展消费空间。而随着江南文商综合体项目的推进,海珠区将定位打造引领区域消费高品质发展的“烟火消费地标·全时潮力公园”,或许这也将会成为广州人又一情怀地标。
相关新闻 还有这些项目可以期待
在广州市商务局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布的广州新增商场项目中,除了广州塔南广场项目和宝业路项目外,还有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五个特色项目。如北上广深首家京东MALL已正式签约入驻岭南V谷——海珠新天地,预计明年6月18日前开业运营,定位为海珠品质消费新地标与引领湾区潮流风尚的地标综合体。京东MALL将拥有近3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提供约20万种商品,价格与京东线上保持一致,为消费者提供线上同质量、同服务的购物体验。
而广州首个“星潮系”体验社交空间——星际云汇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黄埔区亮相,并为周边市民带来超过30%的区域首进品牌。
和海珠区一样,南沙区也公布了三大商业综合体项目,并计划年内将入市开业,分别是中国铁建·南沙环宇城、星河COCO Park和方圆悦方城,总商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
统筹:伊晓霞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代国辉 实习生 石潇玥 李文迪
新媒体协作:林至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