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
半年收入超140亿 营收新高增速放缓

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内的深圳李宁中心旗舰店
国产运动鞋服品牌首份半年报出炉!8月11日,李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宁”)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根据最新出炉的半年报,截至6月30日,李宁集团收入达140.19亿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13%,创下历年新高。
不过,由于费用率略升,政府补贴等其他收益下降,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微跌3.1%至21.21亿元。同时,因电商促销竞争加剧及渠道结构变化,集团整体毛利率较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8%。董事会决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6.20分人民币。
集团执行主席兼联席行政总裁李宁表示,未来李宁还将秉承“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战略,以更多元化的渠道及产品进入大众视野。
鞋类创收力持续加码,同比增长11.2%占过半营收
盘点2023年中业绩,李宁的营收规模与细分业务都有不错亮点。在营收规模上,李宁继续保持13%的增长态势,光是上半年李宁就卖出了140多亿元。当中,过半营收还是由运动鞋服品牌近年大力比拼的鞋品类所创造。
据年中报,李宁的鞋类收入同比增长11.2%至75.15亿元,占总营收的53.6%;服装营收同比增长14.9%至56.4亿元;器材及配件营收同比增长16.3%至8.64亿元,篮球、跑步、健身三大专业品类流水占比达65%,为4年以来同期最高。
作为李宁主抓手,在鞋品上李宁聚焦产品科技升级、依托“䨻”科技,其“大单品”策略运转不错,有不少畅销的爆品,也有助于提升库存周转。比如,“赤兔6 PRO”累计销量超过130万双、“超轻20”累计销量140万余双。今年上半年,李宁的存货金额由上年末的24亿元减至21亿元。细分至研发上,2023年上半年李宁研究及产品开发开支为2.91亿元,同比增长21.6%,超过2017年同期的5倍。
店量求稳,李宁优化渠道策略
超140亿的高营收下,高速运转的李宁也面对新挑战。2023年中报显示,李宁在营收和净利润等多个财务指标的增速放缓。2022年上半年,李宁在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7%、11.6%;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的同比变动分别为13%、-3.1%。与之相对,毛利率也有微幅下调的情况。与2021年李宁集团近56%的毛利率相比,2023年上半年李宁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8%。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宁集团将其归因于消费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开拓新渠道做线上生意难度加大。针对毛利率下滑,李宁在财报中指出,报告期内集团为促进消费,增加了在线渠道和零售渠道的折扣力度;同时,毛利率较高的直面消费者渠道收入占比同比略有下降、存货拨备计提较去年同期增加。
新挑战下,李宁优化了过去“开大店开好店”的渠道策略。其中,渠道结构优化和渠道效率提升为核心,同步持续升级渠道形象。在推动旗舰店、标杆店、超级奥莱等高效大店落地的同时,加速低效店铺处理。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李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常规店、旗舰店、中国李宁时尚店、工厂店、集合店的销售点数量为7448家,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55个;经销商48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较2022年12月31日净减4家。
曾趁着国潮兴起吃到了一波流量红利,被称作“国货之光”的李宁,如今更愿意用“具有时尚性的国际一流专业运动品牌”来定义自己。继去年底尖沙咀开出香港旗舰店,李宁上半年已在香港又开出3家门店。香港市场一直被业内看作李宁准备出海的前奏信号。
不管是过去一年逆势开店完成3年内门店量首次净增,还是今年上半年拼出高营收,李宁要真正突围竞争激烈的运动鞋服赛道,赶超占据市场大头的国际大牌,其核心关键还在产品护城河。而李宁所主打的专业运动科技,仍将是发力关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