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我很岭南

◎作者:广州市白云区华师附中实验小学 董旎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董旎 11-14 00:1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的山水养育了我的身躯,岭南的文化滋养了我的灵魂,我的身上刻着深深的岭南印痕,因此,可以这么说——我很岭南。

  我们岭南,百越故土,华夏南疆地迢遥而饶沃,民风淳朴而达礼。背倚五岭,连湘赣之灵气;面朝南海,接碧涛于天际。西邻八桂,倚山水之神奇;东毗八闽,得峰岭之雄势。瑶池仙境般的肇庆七星岩,浑厚壮观的仁化丹霞山,雄奇挺拔的番禺莲花山,明秀幽峭的博罗罗浮山,峰峦竞秀的龙门南昆山,怪石嶙峋的英德山峡,钟灵毓秀的肥沃土地孕育了美丽的传奇。我们岭南人民历经沧桑,世代崇文,骨骼风雅,人文积淀熠焕南域,贤哲才彦流芳牍帛,诗文书画四海誉彰,海上丝绸兴盛古埠,独特的地理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岭南个性。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岭南个性?我来告诉你:岭南个性有云山般的坚毅,有珠水般的柔情,有大海般广阔的心胸。岭南个性成就了广州人的温文尔雅,深圳人的开拓果敢,潮汕人的经世致用,澳门人的稳重大方,香港人的聪慧灵敏……岭南个性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从容殉国时那颗舍生取义的爱国心;岭南个性是巾帼英雄冼夫人忠义为国立德立功、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豪迈气概;岭南个性是孙中山先生“天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博大情怀;岭南个性是开国元帅叶剑英“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的坚定信念和“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的奉献精神……这一切的一切,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些精神元素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岭南后人。

  我很岭南,我与岭南文化融为一体。山与水的相遇,江与海的交响,孕育了岭南文脉兼收并蓄又善于变通的独特个性,构织出岭南文化融通中西、着眼天下的辽阔宏图。荔枝玉簇与龙眼蜜饴,端砚玲珑与英石剔透,罗浮雄伟与丹霞貌奇,五岭分域与八门归海,峦岭叠翠与川流千派,海鲜鱼盐与五羊传说,六祖法身与白沙心学,开元名相与明末勇将,粤剧广绣与精美烹饮,寺院晚钟与忠堂贤祠,诗社书院与精舍幽园,贤坟祖墓与亭台楼阁,端午龙舟与春节南狮,儒学忠孝与佛门心法……这些岭南文化都深深地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我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与空气。

  我很岭南,我从岭南精神中获取养料。无论在以后的道路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与逆境,我都不会轻言放弃,因为岭南是我一生的精神靠山。站在人生起跑线,我不会茫然。我能从白云山上东坡引水的碑文中获取智慧,能从潮汕山水韩愈的诗歌里收获情感,能从岭南第一人张九龄的文学政事中感受向上的力量,能从钟南山几十年如一日悬壶济世的仁心善术中感染昂扬的精神养料.....我会努力学习,练就本领,做一个务实、肯干、创新的优秀接班人。我的身体上印着岭南特有的胎记,我的心灵里流淌着岭南的血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未来的岁月里,我要成长为一个很岭南的岭南人。

  请你们相信我——未来的岭南生力军,必定不辜负期望,在坚实的大地上锻炼成长,在改革的风浪中学习弄潮,成为可以托付大业的坚强“战士”,奏响岭南文化的时代弦歌。

  整理:南都记者 叶斯茗 刘哲 麦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