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校内午休管理被叫停
校内午休管理如何破局?

日前,广州某小学家长在社交平台反映,新学期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到午休午托管理工作中,该情况引起广泛讨论。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已经关注到个别学校邀请、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学生午休管理相关情况,并紧急叫停,同时举一反三全市排查类似情况。
然而,关于校内午休管理工作该由谁来负责的问题,仍然在学校及家长圈引发热议。
A
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 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
据南都记者了解,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午休午托管理工作,与去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有关。
《通知》指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同时,“不得将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纳入课后服务收费项目”。
诚然,“双减”实施两年多来,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受到群众普遍欢迎。“这个政策背景出台的背景和缘由是,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对课后服务范围未有明确的界定,部分地区出现了课后服务乱象,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广东省民建文教宣委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雯闻告诉南都记者,这是决策部门较为及时的政策调整和修订,及时回应民众诉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指出,在“双减”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个别地方和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这些不规范行为违背了“双减”政策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初衷,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
B
校内午休问题由来已久 目前并未有统一规定和要求
事实上,关于午休管理工作引发的问题讨论由来已久。2018年深圳市政协的一份提案《关于以学校为主根本解决中小学生午餐午休问题的建议》就提到:“午餐午休管理事实上额外增加了教师负担,而现有财务体制难以为此提供报酬,因此学校和教师普遍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因此,该提案建议,“市财委、人事、教育等部门制定办法,妥善解决午餐午休管理人员报酬问题”。
同一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的意见》出台。其中就明确:“优化校内午餐午休管理,积极吸纳学校教职员工、供餐企业辅助人员、专业午托服务机构人员、家长等担任学校午餐午休管理服务人员”,同时还要“推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午餐午休管理的各个环节”。
那么,如今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到午休午托管理工作的这种做法,是否与教育部政策要求有所偏差呢?
“在我看来,这是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出现的新现象、新情况。”张雯闻表示,目前并未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这种现象不应该是政策执行偏差,更可能是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而带来的阶段性的争议,或者学校和家长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在制度缺乏领域激发。
01-02版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叶斯茗 杨晓彤 实习生 陈姝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