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岭南天灸下月5日开贴

对痛症等有防治作用,南都×省中医发起体验官计划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丽云 06-25 00:00

  5贴为一个完整疗程。 受访者供图

  最近因下雨变得很“湿”的广东人,如何温阳祛寒,提高抗病能力?一年最热的三伏天将至,冬病夏治正当时!南都健康联盟发起岭南传统“天灸”体验官计划,征集备受健康困扰的市民,走进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共同感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体验时间:6月28日(星期五)下午3点 免费名额:6个(注:5贴为一个完整疗程,费用全免)

  “雨湿流行”警惕“湿气”伤身  

  随着夏至的到来,天气逐渐进入湿、热的节气,岭南地区也迎来了多雨季节。雨水不断,气候潮湿,让人感觉如泡在水中,越来越多人出现湿疹、消化不良、咳痰喘、大便粘腻、脘痞腹胀、食欲减退、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腹泻、白带多等病症。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徐书君分析,从中医时间医学而言,2024年是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以“雨湿流行”为特点的一年。《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因此今年市民普遍会出现“湿气重”的特点。

  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广东省中医院天灸专家团队提出“冬病夏治,培正气、祛湿气”的治疗思路,在三伏天以岭南传统天灸这一外治方法,应用温经散寒、逐痰平喘、通络止痛等药物为主的自研药方,在肺经、脾经及其表里经为主的经穴上进行天灸治疗,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天灸对多病症有防治作用  

  据介绍,岭南传统天灸是通过药物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经脉脏腑功能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由广东省中医院主持的岭南传统天灸,是广州市市级、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医院承担了多项天灸课题。

  三伏天灸临床效果如何?徐书君表示,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对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极少。临床研究拓展了天灸的治疗病种,团队发现天灸在肺系疾病、痛症、睡眠障碍、慢性胃肠疾病、遗尿等多个病症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各病症平均有效率达70%以上。

  知多D

  ●2024年三伏天天灸开展时间

  伏前灸为7月5日(周五);初伏为7月15日(周一);中伏为7月25日(周四);中伏加强为8月4日(周日);末伏为8月14日(周三)。

  具体贴敷时间,可自行咨询各大中医院。  

  ●天灸适宜病种

  1.肺系相关病症: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等)、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

  2.痛症: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

  3.其他类:失眠、抑郁、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等。  

  ●哪些人不适合做天灸?

  孕妇及婴儿、感冒、发热者、疤痕及过敏体质、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精神病者、糖尿病、恶性肿瘤、肺结核活动期、正处于经期且月经量多者、体温超过37.5℃者不宜做天灸。  

  ●天灸(发泡灸)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成人30-45min,12岁以下儿童10-20min,2岁以下小孩慎贴药。

  2.贴药反应: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勿抓挠局部。如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皮肤过敏、发热等,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3.饮食控制:天灸期间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发物、生冷食品。

  4.贴药后续:去除药物后2-3小时可以洗热水澡,不宜游泳、洗冷水浴。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张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