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辣”三四个月后,香港楼市“火辣”行情已不再
但今年上半年香港一手住宅成交宗数,已达去年近九成

今年3月,香港刚官宣“撤辣”不久,某新盘加推现场。 受访者供图
伴随“撤辣”实施三四个月之后,一度火遍内地的香港楼市也逐渐回归平静。
据香港中原地产监测,刚过去的6月份香港一手住宅登记982宗,较5月份的1955宗大幅下跌49.6%,成交量几乎回到“撤辣”前。不过,尽管如此,2024年上半年香港一手住宅成交宗数已达到2023年全年的88.1%。
“‘撤辣’的利好因素已被完全消化”,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指出,由于利率仍然高企,银行收紧按揭,新盘继续低价促销,在多个利淡因素影响下,香港楼市观望气氛浓厚,整体二手楼价走势受压向下,但下跌幅度缓慢。
6月份后香港楼市“火辣”渐消
回顾过去半年,香港住宅成交有如过山车。
今年2月28日,香港官宣“撤辣”,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等。在此之后,来自内地的买家,纷纷挤进香港楼市,而发展商也抓紧出货,成交量创下新高。
从香港中原监测的数据可见,今年2月香港一手住宅登记362宗,3月起爆增至1493宗,4月飙增至3623宗,5月则回落至1950宗,到6月再降至982宗,几乎回到“撤辣”之前的1月份(992宗)。据悉,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5月份起,香港发展商减慢推盘步伐,从而影响一手交投跌破1000宗水平。
与此同时,二手住宅登记也在回落:1月2125宗、2月1723宗、3月2148宗、4月4341宗、5月2938宗、6月2484宗,成交量逐渐跌近“撤辣”之前。
即便如此,香港中原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一手住宅登记宗数已达2023年全年的88.1%。二手住宅方面,今年上半年,香港整体住宅楼宇买卖登记录得2.7万宗及2400多亿港元,较2023年下半年的宗数及金额分别上升65.5%及65.4%。
香港二手住宅成交多现“亏本买卖”
在内地楼市回调之际,香港楼市几乎如出一辙。从香港中原地产分享的一些二手成交案例可见,不少二手成交都是业主在“割肉”离场。
在香港粉岭中心,今年7月初成交一套J座高层02室,单位实用面积533平方呎,3房间隔,开价约600万港元,日前议价后以575万港元易手。中原营业经理蔡天赐表示,原业主于2018年以约675万港元购入,持货约6年,此次转手账面蚀让约100万港元离场,期内房价贬值14.8%。
无独有偶,粉岭逸峯近期成交一套1座中层B室,单位实用面积429平方呎,2房间隔,开价约495万港元,最终以490万港元售出。原业主于2020年以627万港元购入该单位,持货约4年,亏本137万港元离场,期内贬值约21.9%。
相对内地城市过去十多年房价普遍翻倍上涨,香港房价稍显平稳。今年7月初,香港沙田火炭银禧花园成交一套1座中层G室,单位实用面积510平方呎。在1997年,业主以约315万港元购入,今年上半年叫价550万港元出售,经商议后以490万港元售出。原业主持房约27年,最终仅获利175万港元,赚幅约55.6%。
在香港荃湾,一名业主于2023年1月以2200万港元买入荃湾海之恋·爱炫美5A座中层A室,实用面积1163平方呎,望汀九桥海景,6月叫价2300万港元出售。业主于本月初调低至2280万港元,终于近日获买家洽购,进一步减价80万港元,最终以一年半前的买入价2200万港元售出。
当然,当中亦不乏涨价成交的案例。
在香港九龙深水埗海峯,近期成交某高层C室,实用面积507平方呎,建筑面积697平方呎,两房间隔,成交总价778万港元。据悉,该物业上一手业主于2017年1月以约646万港元购入单位,持货7年,最终账面获利132万港元离场,升值20%。
117个样本中107个评估价下跌
香港中原地产选取138个屋苑(包括大型及豪宅屋苑)样本单位的当地主要银行估价,将2024年6月底与2023年12月底比较,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07个(即77.5%)的屋苑估价录得下跌,当中港岛占30个(占同区比例76.9%),九龙27个(71.1%),新界东23个(82.1%),新界西27个(81.8%)。估价跌幅达5%或以上的屋苑共42个,占下跌屋苑的39.3%。
在大型成分屋苑中,新界西有13个屋苑样本单位估价下跌超过5%,港岛及九龙各有8个,而新界东只有5个,最少。上半年估价跌幅最高的四个屋苑,跌幅均超过一成,新界西及港岛各占2个。在豪宅成分屋苑方面,港岛及九龙分别有5个及3个屋苑样本单位估价跌幅超过5%。
不过,2024年上半年也有29个屋苑(包括大型及豪宅屋苑)样本单位的当地主要银行估价逆市上升,其中九龙10个、港岛9个、新界西6个、新界东4个,当中有5个屋苑估价升幅达5%以上。
中介人数已创逾6年来新低
杨明仪指出,“撤辣”后香港市场已消耗不少购买力,而且在减息时间未明及银行逐步收紧按揭的情况下,整体楼市气氛观望,成交明显减慢,5月和6月买卖登记宗数连跌两个月,累跌46.9%。
伴随香港楼市成交逐渐回调,香港的地产代理人数也在减少。据香港地产代理监管局今年7月初的数据,当前香港地产代理人数跌破3.9万关口,至38918人,为逾6年新低,较5月底减少125人,跌幅0.3%。公开数据显示,在2022年7月底,香港总持牌地产代理人数曾达41437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永芬
焦点
“撤辣”取得哪些成果?上半年楼宇买卖合约数量同比微升
事实上,香港在2024年上半年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宗数并不算差。
从香港土地注册处7月4日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楼宇买卖和转让契约的数据可见,2024年上半年,香港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包括住宅、车位及工商铺物业等)录得35089宗,总值2809.32亿港元。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上升52.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2%。楼宇买卖合约数量为35089份,较去年下半年增加51.2%,同比则实现上升0.8%。
楼宇转让契约方面,2024年上半年共签订35425份,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下降6.2%,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大幅下降27.2%。楼宇转让契约的总值为2137.4亿港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