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大湾区超级工程+1

狮子洋通道刷新进度条

主桥锚碇完成底板施工,建成后将创5项世界第一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臻 07-17 00:00

  狮子洋大桥东锚碇底板施工。 通讯员供图

  南都讯 近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经过33个小时的连续浇筑,狮子洋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锚碇底板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标志世界最大锚碇基坑安全筑底,下一步即将转入填芯施工阶段。  

  知多D

  狮子洋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是横向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辐射东西两翼的东西向干线通道、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重要通道,对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具有重要意义。

  狮子洋大桥作为狮子洋通道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主跨2180米双层钢桁悬索桥的方案“一跨过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  

  狮子洋大桥西锚碇总重量堪比17艘航空母舰

  锚碇作为固定悬索桥主缆索股的承力构件,由基础和锚体组成,对大桥百年安全耐用至为关键,是大桥的“定海神针”。狮子洋大桥共设东、西两座锚碇,采用圆形重力式锚碇方案,结构体量大、施工周期长。其中西锚碇基坑直径130米,混凝土总浇筑量高达55万立方米、重达约140万吨,总重量相当于17艘大型航空母舰。

  “面对狮子洋大桥锚碇底板施工环境复杂、单次浇筑混凝土方量大等系列难题,项目建设团队采取精细化施工举措,锚碇基础形成了整体封闭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控制了因台风汛期珠江水位高涨造成的基坑突涌、底板上浮的施工风险,保障了锚碇的结构安全。”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卢靖宇介绍。  

  智能温控技术破解大体积混凝土世界级难题

  狮子洋大桥位处临海富水区域,受夏季高温、多雨影响,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抗裂质量控制尤为困难。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单次浇筑方量大时间长、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超大尺寸底板收缩变形大等难题,项目建设团队成功配制出低温升、低收缩、高抗裂的优质混凝土,从源头上解决开裂难题。

  为提升施工质量,一方面,项目建设团队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自主研发了自动计算加冰水系统,将每一方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在28℃以下;另一方面,创新研发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自动无线感应温度变化,自动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流速和温度。

  锚碇底板施工的圆满完成,标志狮子洋通道项目主桥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目前,项目主桥建设已全面进入主塔塔柱施工阶段,主塔钢壳制造已进入批量化制造阶段。

  采写:南都记者 蒋臻 实习生 郑子璇 通讯员 钟维健 雷健 王昱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