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数字文娱“国字号”盛会永久落户 天河凭什么?

数字文娱产业支撑起文化产业“半壁江山”营收占比近六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夏嘉雯 08-07 00:10

  未来社打造融合咖啡、酒吧、书店、展览、剧场及都市户外生活方式的多元空间。

  观众在数字文娱大会上体验AI宋画知识图谱。

  数字文娱产业联盟将定期发布

  数字文娱产业应用业务场景

  及“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清单

  解决数字文娱领域的技术难题

  促进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8月2日-5日,2024年中国数字文娱大会(简称“大会”)在广州市天河区举办,呈现了一场聚焦数字经济、文娱产业、科技文化等前沿热点话题的数字文娱盛宴。这是中国数字文娱领域最高等级行业大会,从今年开始永久落户天河。吸引数字文娱“国字号”盛会永久落户,天河凭什么?

  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天河区正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驱动着文娱产业的创新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天河区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营收超过2240亿元,占全市40%以上,其中数字文娱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成为文化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字号”基地和产业园区资源丰富

  回溯天河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史,科韵路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区域。科韵路11公里的街道曾经聚集了网易等7家上市游戏公司。据统计,广州市80%的游戏企业位于科韵路周边,90%以上的游戏企业在这里孕育发展。

  从科韵路出发,天河区的文化产业版图不断在扩展。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多个“国”字招牌相继落地天河区。国家级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资源集聚的格局在天河区初步形成。

  位于天河北林乐路的未来社,由小学校舍改造而来。这家“小而美”的园区吸引不少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数字文娱企业,孵化了如溪木源、制糖工厂等新品牌,如今成为了天河区新兴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运营方负责人、未来社社长黄羽介绍,园区自创办以来坚持聚焦创新和消费,定位为社区文化空间,针对性地引进文化项目,常态化举办市集、展览等活动。差异化的运营模式让未来社聚集了新潮多元的生活社群,也为文创消费提供了新场景,让文化消费更具融合性和互动性。

  走进未来社二楼的宇宙酒馆,犹如走进了葡萄酒博物馆,上千款葡萄酒可以按杯售卖,无论是葡萄酒入门爱好者还是高阶人士,都能在此纵享葡萄酒吧体验。脏像素书店自2021年进驻未来社。主理人琳琳介绍,书店专注于艺术和设计主题,希望通过对书籍这一原始媒介进行实验和革新,以此为基础来构建一个文化生态。选择未来社,正是看重了这里的社群基础。

  如今,未来社已融合了咖啡、酒吧、书店、展览、剧场及都市户外生活方式等业态,开园以来营收持续上升。多元化的空间为城市青年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创意的舞台,助推文创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数字文娱产业高质量发展,天河区将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打造数字创意园、天河智慧城建设网易城、天河智谷片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创意区、沙河片区建设数字创意·艺术专区等,汇聚创新资源、人才培育、空间载体、政策扶持等要素,为数字文娱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提供新势能。

  “科技+文化”激发“乘数效应”

  通过3D打印出来的糖果、骑着飞行摩托体验时空魔盒、现场写诗的虚拟人李白、清唱几句就能生成多语种歌曲的AI唱歌产品、LED显示屏与海洋动画完美结合的鱼缸屏……大会上展出众多的数字文娱产业最新科技成果,很大一部分是天河区企业的“代表作”。

  数字科技成果与文娱产品的深度融合,既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又能为科技应用提供产品支撑。天河区全区超14.3万家科技类企业、超4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则是天河区文娱产业加“数”前进的最大底气。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天河区的游戏动漫、数字音乐、数字创意、电子竞技、元宇宙数字艺术等数字文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天河区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营收超过2240亿元,占全市40%以上,其中数字文娱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为文化产业撑起了“半壁江山”。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叠加优势激发“乘数效应”,正推动天河区乃至整个大湾区的数字文娱新业态发展,天河区也成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支点。

  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娱产业协同发展,数字文娱产业联盟在此次大会上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包括环球数码、腾讯文旅、商汤科技等业界龙头企业,还包括顶尖高校与研究机构。该联盟将定期发布数字文娱产业应用业务场景及“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清单,解决数字文娱领域的技术难题,促进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技术和业务场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联盟旨在集聚多方力量,搭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平台。”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数字文娱分会会长、环球数码总经理王宏鹏表示,在这过程中,联盟、协会等机构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们可以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技术与行业的融合。政府的层面则可以通过支持创新项目来发挥积极作用。  

  打造数字文娱城市新名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娱产业迎来更多创新发展机遇。《中国文娱产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把握数智化发展机遇,多元化商业变现效果显现,数字文娱、数字文旅、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分别达1.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9200亿元、1.11万亿元,并且呈现出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和赋能的趋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广州市经济第一区,天河区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活力,有望成为中国数字文娱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数字文娱发展需要创意思维,即需要满足四大能力:故事驱动的能力、发掘美感的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突破框架的能力。”对于数字文娱产业的未来展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向勇认为,推动数字文娱发展,天河区在人才环境、消费环境到政策环境方面都有着优势。他建议,天河区可在城市更新和存量创新当中,从空间营造、环境营造等角度,进一步激发城市的创意氛围。同时,培育首发经济和首店经济,敢于在文旅领域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天河区应营造宜居和创新创业的环境,建设创意主题公寓,吸引人才聚集。

  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腾讯文旅首席专家孙晖认为,未来文旅的变化趋势是特色化、跨界化、IP化日益凸显,数实融合、沉浸化将成为主流。数字文娱代表了数字经济下新的生产力趋势,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的体验和业态,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沉浸式、个性化和体验化消费的需求,预示着消费新未来。这些特征与天河区文旅发展的趋势高度吻合。

  “网文、网剧、网游已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在钛动科技副总裁程晓娜看来,“文娱出海”需要满足两个关键要素——全球链接和覆盖全球数字媒体以及本土化内容制作能力,天河区在这两方面均有优势。天河区可发挥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两大出口基地的优势,利用好出海学院公益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