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从“图南筑梦”到“青出于南”

抓住入局南沙“最佳红利期”年轻人 机会来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郅骅 05-21 00:08

  采写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莫郅骅  

  今年全国两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以一句“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抓住大好机遇到广东就业创业,广大企业家到广东投资兴业,搅动“百万英才汇南粤”的一池春水。

  目光投向“湾区之心”,广州南沙顺势喊出“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成就在南沙”的诚意之声。从去年全新打造成就人才的《“图南筑梦”方案》,到区委全会明确系统推进“人才港”在内的“五港联动”发展策略,再到今年推出《“图南之智”若干措施》、发布“青出于南”引才汇聚行动计划,南沙用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刷新善待年轻人的政策福利。

  让近者悦、远者来,南沙期待在一方沃土,与更多年轻的人共赴梦想。  

  做实“人才港”,栽好“梧桐树”

  去年9月召开的南沙区委全会,提出了“推动海港、空港、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从单兵突进向全面系统提升”,构建“人才港”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南沙作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国际化人才特区,目标是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实现以人促产、以产聚人、以人兴城。

  区委全会召开前几日,南沙就印发了《南沙区关于开展“图南筑梦”行动的工作方案(试行)》(简称《“图南筑梦”方案》),提出“五大行动”、13条具体措施,围绕大学生“乐游、乐学、乐业、乐创、乐居”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努力将南沙打造成为青年大学生集聚之地、向往之地。

  除了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特区九条”“港澳青创新十条”等政策优势,对在南沙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按每人12万元、6万元、3万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南沙要进一步利用各类招才引智服务平台,发挥产业聚才和企业留才的主体作用,到高校集聚地开展每年不少于12场次的重点产业链专场招聘活动,每年开展不少于12场次的大学生求职速训营、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直播荐岗等系列公益活动。

  《“图南筑梦”方案》是南沙吸引人才的新动作,而“人才港”的建设目标,无疑为南沙迅速落地兑现《“图南筑梦”方案》带来更强大的动力。到了去年12月,《广州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2024年修订)》全方位升级,聚焦精准支持重点产业人才、建立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强化青年人才发展支撑、优化人才政策兑现服务等四个方面,加大对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也分别享受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同等生活补贴待遇。

  据统计,截至2024年,南沙全区区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15人、区级以上项目团队1768个;近三年,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约占广州全市三分之一,近五年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  

  把青年之城建成品牌

  2024年,南沙首次将“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了“大湾区青年活力之城”三年行动计划和“图南筑梦”计划,从顶层设计上为人才发展描绘“路线图”。

  今年,南沙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深化与港澳的全方位规则衔接,积极争取第二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今年的南沙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定调,“要把青年之城建成品牌,让青年人在南沙实现人生价值”。

  在南沙,青年人才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早已屡见不鲜,青年创新创业的成果也遍地开花,尤其是港澳青年。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是这样的“腹地”。该校人工智能专业在读博士生、广州元交互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郭伟钰,正与团队攻坚研发一款智能眼镜。“这款眼镜可以一键录音并形成会议纪要,还可以实现同声传译,将内容转译成上百种语言。”郭伟钰介绍。郭伟钰是该校首批博士生之一,“老师为我的创业方向提供了大量可行方案。眼镜是相对高效的信息载体,大湾区的产业供应链也足够完善,因此最终确定了智能眼镜这个项目。”

  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孵化类似的师生创业项目超百个,其中已注册公司超60家,有29家选择落户南沙。这可谓南沙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发展路径的一个典型案例。今年1月2日,2025年首个工作日,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南沙举办了“开年第一会”,通过发布了一揽子重磅政策。

  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是南沙的特色与优势。当天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创新驱动27条”)明确,南沙将对与港澳共建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引育创赛获奖港澳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还将实施“图南之志”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新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南沙是我们发展的摇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创新驱动27条”等政策,吸引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型人才到南沙来。  

  做好青年“图南”第一站服务

  2025年,全国将有1222万高校学生毕业,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力军。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全力打造青年人才逐梦湾区的“理想之城”。3月12日南沙对外宣布,为助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实施,将出台《“图南之智”若干措施》,推出一揽子人才政策创新举措,面向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聚焦住宿、路费、生活补贴、企业招聘、奖励政策等人才需求,最大限度吸引广大人才到南沙创新创业。

  服务好青年人才到南沙的第一次、第一站,交通补贴和免费住宿深受关注。南沙决定,高校毕业生跨省到南沙求职面试可直补800元,省内、市外及港澳地区的高校生则享300元补贴。在校生到南沙研学旅游可享受3晚免费住宿,应届生(含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南沙求职面试可享受7晚免费住宿,正式入职或创业再享15晚“过渡期”免费住宿。

  对于新引进落户的高校毕业生,南沙区政府将发放30个月生活补贴,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分别可申领1000元、2000元、4000元。同时,各类人才均可拎包入住南沙的人才公寓,南沙分别为大专生提供“一张床”,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供“一间房”,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一套房”,花园小区、家电齐全,24小时管家服务。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一年,毕业即安家,其他人才租金5折。该政策福利在“南沙人才服务平台”小程序即申即享。

  招聘企业也享受补贴福利。南沙对本地企业每招1名应届生,按每月补贴1000元,最高补贴6000元。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按为其实际缴纳社保费用,享受最长2年社保费用全额补贴。  

  首创式、集成式改革实现“青出于南”

  南沙抢先推出的一揽子招才新政,戳中了许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心,引发广泛共鸣。焕发“青和力”的南沙,围绕青年人才引育,再出首创式、集成式改革奇招。

  3月23日,南沙在广州大学城举办发布会,重磅发布了“图南筑梦”行动2.0版本——广州南沙“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下称“‘青出于南’计划”),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聚焦集成式改革创新,推动区内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出贯穿青年发展全周期的增量政策。

  英才启梦。南沙将通过线上搭建“青出于南”英才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下布局建设人才双创服务总驿站和10个镇街分驿站,打造“1+1+10”人才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就业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同时,大力开展图南研学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走读南沙、行思湾区。向青年群体发放惠游南沙消费券、景点门票等。

  英才寻梦。今年,南沙“百企干人”实习计划迎来第10个年头,已有超2600名港澳青年依托该计划在南沙完成实习。对于前来参加“图南,展翅计划”的实习生,南沙将提供免费住宿,并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的实习补贴,最长连发3个月。港澳青年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实习生的,还能领取“港澳青创新十条”3000元奖金。南沙也将持续优化实习项目,定期发布“南沙实习岗位清单”。

  英才筑梦。“今年,南沙将拿出近1000个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1.56万个企业岗位”,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禹继表示。为此,南沙多措并举提供就业保障,以就业补贴形式推动南沙区内企业聘用青年人才,发动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提供高质量工作岗位,持续扩大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招引规模。

  英才追梦。广大英才到南沙创新创业,只要带个包来即可。“青出于南”计划将为有志青年提供“零元创业”服务。包括向创业团队给予最高30万元创业支持,向有一定基础的创业团队提供最高200万元的经费支持。通过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创业导师矩阵,每年提供300个“创业名师集训营”名额,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实战培训。

  英才圆梦。除了给予生活、住宿、购房等落户补贴福利,南沙将开展青年就创业选树行动,每年选树一批青年就创业先锋,构建涵盖创客社区互助、行业导师辅导、标杆企业参访三大路径的就创业全链条成长支持体系。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表示,“青出于南”计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为年轻人提供从游学、到实习、就业、创业等发展全周期的全方位扶持,在全国范围尚属首创,将成为南沙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的重要战略举措。

  正因为年轻,南沙充满惊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总有人间一两风,填你十万八千梦。“青年的梦想就是南沙的未来,我们将举全区之力,为青年施展抱负、成就梦想搭建舞台。”谢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