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主题活动 再现岭南抗战史诗 共忆峥嵘岁月

1.“勠力同心——粤港抗战史实展”现场。

2.“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

3.青少年话剧《何以永恒:帅府名人的抗战往事》。

4.徐兆前作品《八路军、东纵抗战老兵肖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的轰炸致使广州城市硝烟弥漫、废墟片片。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
在那段苦难的岁月里,广州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945年9月16日,广东地区侵华日军投降,历史终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太多太多的故事层层定义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那些英勇抗战的事迹流传至今,见证这些故事的建筑物也留存至今。
从8月份起,广州多个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陆续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关主题活动,抗战老照片、老物件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抗战老兵、历史学家走上前台讲述那段充满苦难和抗争的故事。
场景再现
AR技术还原岭南抗战的苦难与荣光
中山纪念堂是广东日军第二受降点,1945年9月16日10时,广东地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此举行。中山纪念堂东小门的墙壁上,还留存有当年日军轰炸的弹痕。
中山纪念堂依托AR技术,还原广东地区日军签字受降场景,通过三维建模、动作捕捉和环境音效,将史料记载的文字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体验,通过AR还原,让年青一代“触摸”历史,通过让观众站在当年民众的位置,感受胜利时刻的激动与不易,从而理解“和平来之不易”的深层含义。
9月2日,“勠力同心——粤港抗战史实展”在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二楼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开放至12月31日。
“勠力同心——粤港抗战史实展”以“浩劫、呐喊、抗争、烽火、胜利”五大篇章为主线,通过26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及大量实物史料,多维度还原粤港两地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历史场景,彰显了岭南大地上的民族气节与抗战精神。
第一篇章“浩劫”通过日军轰炸广州的历史影像、沦陷区“良民证”实物及细菌战遗址资料,真实再现了粤港民众遭受的深重苦难;第二篇章“呐喊”聚焦文化抗战,呈现郭沫若、夏衍、巴金、冼星海等文化名人以笔为枪、以歌为矛的救亡实践;第三篇章“抗争”致敬民众力量,重现广州儿童剧团徒步千里宣传抗战等感人壮举;第四篇章“烽火”突出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等武装力量的敌后斗争,以及营救800名文化名人的“秘密大营救”历史事件;第五篇章“胜利”通过中山纪念堂受降仪式场景及粤港共庆胜利的影像资料,圆满呈现抗战胜利的历史时刻。
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于8月13日举办,将持续至12月31日。
“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共分“风起云涌”“血荐轩辕”“山河不屈”“国民革命走出的帅府抗日将领事迹选录”四个部分,精选80余件(套)馆内外珍贵文物,生动讲述帅府人物坚决抵抗日寇的英勇事迹,展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磅礴力量,借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些脍炙人口的台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应的声音和画面,它们都出自经典的红色题材电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还于9月2日至12月31日推出“红色影记——百部红色题材电影海报图片展”,将展出《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野火春风斗古城》等100张经典红色题材电影海报。
文艺创作
青少年话剧致敬英勇抗争的革命先烈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青少年话剧《何以永恒:帅府名人的抗战往事》。该话剧是一部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帅府人物抗战事迹的多幕话剧,以艺术化的视角再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时光。
剧中角色以宋庆龄、叶挺、蔡廷锴、蔡公时等一批从广州大元帅府走出的抗战人物为原型,讲述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血肉之躯铸就信仰丰碑的壮烈故事。他们用生死抉择,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史诗,也用行动回答后来者:何为永恒不朽的民族精神。
该剧演员团队由广州中小学生组成,这些学生经过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青少年教育品牌活动“红剧场·戏剧工作坊”的选拔与培养,实现了从“演给孩子们看”到“写给孩子们演”,再到“让孩子们演给更多人看”。
抗战时期,粤剧前辈不仅冒着生命危险拒绝为日寇、汉奸演戏,还积极编演新剧宣传抗日救国,开展募捐义演,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中山纪念堂举办“难忘的岁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粤剧晚会”,集结广东省粤剧名家,传统艺术形式演绎抗战故事,让民族精神在唱腔韵律中代代相传。
据介绍,9月3日晚,“华南烽火 抗战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文化展演”将在中山纪念堂精彩上演,全剧采用“序+六幕剧”的结构,融合情景表演、诗歌朗诵、音乐舞蹈、多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手段,深情礼赞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南粤儿女万众一心、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9月3日,中山纪念堂西平台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让抗战历程和精神以邮票形式久远传承。
9月2日至9月12日,在陈树人纪念馆,“碧血千秋·丹青铭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徐兆前、冯翼、张树军、马万东油画作品联展”举办。
参与展览的艺术家们皆出身军旅,曾身着戎装、心怀家国,其后以画笔为武器,延续着对历史与民族的深切关怀。该展览以“碧血千秋·丹青铭史”为主题,以油画为媒介,融合历史叙事与美学表达,既是对抗战历史的视觉再现,亦是对和平未来的深刻期许。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段记忆的存证,每一抹油彩都是一次精神的共振。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王美苏 李竹
通讯员:邱国梁 李文博 欧广傑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