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二孩时代 深圳的产床够用吗?

大医院产科爆满,小医院产床空余,卫计委呼吁孕妇尽量就近分娩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铭 陈荣梅 徐龙晨 11-17 00:00

    病房住满了,走廊也住满了,人挨人。来到北大深圳医院产科,你会感慨,怎么有这么多生二胎的。事实是,就有这么多,且不是一天两天的现象了,放开二胎政策,没有最多,只有越来越多。

    走廊住满产妇

    北大深圳医院妇产科医生、副主任医师刘淼,不在医院手术台,就在接到电话从家来医院的路上,最近最多的一天,他做过五六台手术,基本连轴转。

    刘医生所在妇产科大科室,医生七八十号人,男医生有10位。妇产科,其实是男医生的天地,一台宫颈癌手术,要做4到6个小时,不吃不喝一直站在手术台上,不是每个女医生都能顶下来的,有时通宵熬夜,拼的也是体力。

    在住院部,患者都是来做手术的,比如子宫肌瘤、宫外孕,还有剖腹产等等。刘医生说,产科共有47张房间里的床,走廊上加了近40张床,人挨着人,根本迈不开脚,走路都得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把人踩着了。在他看来,医院没办法提供那么多临时病床,很多孕妇都是自己租的行军床,又矮又窄,做完手术拔了尿管,想起身上个厕所,痛苦得都像要扒层皮,医护人员看着都心疼。

    作为从事超过十年的妇产科医生,刘医生观察到,随着二胎来临,全国产科都爆棚,但实际上大医院产科像难民营,小医院产科门可罗雀。

    为何?都往大医院跑的原因很简单,信任。

    其实,现在绝大多数的孕产妇都早期建卡,定期产检,所有的孕妇都有高危评分,什么等级的医院能接待什么评分的孕妇,都有严格规定。而只要按规定产检,绝大部分孕妇是安全的,极少部分需要上级医院处理的,也会第一时间转诊。

    据他介绍,拿深圳来说,以前原特区外的医院生孩子的多,原特区内的医院相对少,现在这种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

    为什么呢?以前严格控制二胎,很多人是偷偷地怀孕生孩子,他们感觉原特区内的医院计划生育管得肯定很严,全都一窝蜂地去了小医院。现在国家放开二胎,很多人名正言顺地生孩子,并且年龄都偏大,想着要对自己好一点儿,所以哪家医院名气大,就去哪一家。

    于是,大医院的产科,一下子就涌入了更多的孕妇,原来那些小医院,反倒分娩量明显下降;累的累,闲的闲。孕妇不论在哪家医院建卡产检,都会有一个编码,每次产检资料都会统一录入妇幼系统,在任何一家医院都可以看到。

    刘医生建议,生孩子,就像春运回老家,不要一根筋地挤在那几条热门线路上。网上查查信息,挑一列干净舒适的列车,一样的票价,一样的服务,一样的目的地。

    早产儿越来越多

    在占据了每年深圳十分之一新生儿出生率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同样一床难求。去年出生了超过两万名婴儿。新生儿科只有40来名医生,但每个医生要管十多个病人,超负荷运行。

    杨传忠,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他带记者探视了新生儿病区。一个个早产的小宝宝们躺在温箱中,与生命顽强抗争。他们,她们,作为早产儿降临人世,注定命运多舛。

    住院的都是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新生儿。杨医生介绍开来,37周到42周为足月,37周以下为早产,视新生儿健康情况看是否需要住院。而34周以下出生的,一般需要住院,28周以下的,那情况就严重了。眼下,新生儿110张病床,已经住了160名左右需要治疗观察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缺氧窒息、重症肺炎、先天畸形,这些新生儿是需要住进重症监护病房的。”从医多年,在这个科室,杨医生经历了无数生命从死亡边缘救回,避免了夭折。

    去年,一个孕24周,出生时只有500克的孩子,在新生儿科奇迹般活了下来。这个小孩叫九爷,因为他的住院床号是9号。去年2月2日,“九爷”提前三个多月来到这个世界上,医护人员护理“九爷”时特别小心。所有东西都要经过消毒,护士给他喂奶,是从0.2毫升开始喂起,每喂一顿之前都需要对胃进行观察。

    经过杨医生和团队的精心治疗呵护,去年10月19日,住院8个月,九爷出院时体重已达到6860克、身高62cm。当时,九爷乃是全国首例胎龄及体重均达最小极限的超早产儿存活。现在,九爷身体健康,和正常小孩一样。

    不过,九爷的记录现在被打破。最近新生儿科有个婴儿,出生才480克。对杨医生来说,面临的挑战更大。480克是个什么概念?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体重3000克。

    杨主任建议,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生小孩的越来越多,因此早产的也相应越来越多,高龄产妇多了,所以,40岁左右的高龄产妇准备怀孕前,最好做个全面检查。

    市卫计委:

    应做好孕前评估按时产检就近分娩

    深圳市卫计委公开的数据显示,2016年妇幼年度(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以下简称2016年度),深圳全人口孕产妇死亡19例。监测显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孕妇建册数有所增加,高危、高龄、疤痕子宫产妇比例比上年明显增加,深圳市卫计委呼吁市民怀孕前一定要做好孕前评估,怀孕后按时产检,就近住院分娩,严格遵从医嘱,将不必要的风险减到最低。

    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孕产妇死亡是小概率事件,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仍属于正常范围,2016年度的增长幅度并未超过近五年的平均水平。然而高危产妇比例、高龄产妇比例、疤痕子宫产妇比例比上一年明显增加,这些危险因素都可能增加孕产妇死亡的风险。2016年度死亡的孕产妇中,高达52.6%没有做到基本的产前保健。

    市卫计委提醒有意怀孕的妇女,尤其是打算生两孩的妇女,必须做好孕前评估、按时产检,将可以避免的死亡风险降到最低。

    据悉,目前深圳市整体上产科资源充足,但存在原特区内外产科资源不平衡现象,少数大医院产科,如市妇幼保健院、港大深圳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人民医院处于床位饱和、医护人员满负荷工作的状态,大部分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仍有空余。市卫计委建议市民合理有序选择助产服务机构就诊,不要集中前往床位紧张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产检中未发现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就近到离家较近的医院分娩。假如孕产妇突发高危情况,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之间都建立了绿色通道,大医院的专家会第一时间参与抢救,市民无需担心。

    统筹:福田通记者 徐龙晨

    采写:福田通记者 陈铭 陈荣梅 徐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