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她们是柔软的,是母亲妻子女儿●她们是坚韧的,是逆行而上的一线抗疫者

她们是最强女战士,是最美花木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榕 徐全盛 张馨怡 蔡宇晴 张艳丽 陈紫嫣 伍曼娜 03-09 00:56

燕罗网格女子巡查中队。

胡萍

罗洁

胡丁玲

袁静

2020年3月8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正在工作的广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

吴映丽。

她们身上有很多角色:妻子、妈妈、女儿。但疫情来临后,她们最重要的角色成了抗疫一线的“战士”。她们有的来自临床一线,有的来自社区一线,有的来自交通一线……疫情来临后,她们选择逆行而上,为深圳抗击疫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词语可以完整定义她们,她们是柔软的,也是坚韧的,是一个家的灵魂,也是社会最温暖的底色。在三八妇女节这天,她们中的大多数还在疫情一线忙碌着,我们想借此机会,向她们道声“辛苦了”,道声“感谢”。

  1

医护“女神”:在这场抗疫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直面病毒,冲锋在第一线。她们踊跃报名去湖北支援,她们恪尽职守保护深圳。她们很久没见自己的家人了,但她们无怨无悔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只为每个患者早日康复回家团聚。

  市三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 

一家三口出国游途中,独自改签回国上一线

3月6日,在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前夕,袁静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份荣誉属于她,也属于千万个在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在同事眼中,袁静是个性格很温和的人,无论多急的事儿,都不慌不忙。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袁静的“稳”是同事的定心丸,也是患者的定心丸。

回忆起最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不得不说他们一家三口的旅行。2020年1月14日至20日,原本是袁静一家三口在日本旅行的日子。自从女儿高考结束后,袁静就答应女儿要来一次全家旅行。无奈工作繁忙,这场旅行推迟了两年,直到今年1月,一家三口终于得以成行。

但袁静身在国外,心系医院。在日本两天,她一直在关注国内的疫情。1月16日,袁静感觉旅行没办法继续下去,国内的疫情战场上需要她。她选择独自一人改签机票回国。

回到深圳,袁静立马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袁静的父母从四川老家来深圳过年,住在袁静妹妹家,袁静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望他们。除夕那天,她给父亲打电话,结果父亲立马抢着说,“你去忙吧,忠孝不能两全,我们理解。”听完父亲的话,袁静忍不住泪流。如今,父母来深圳快两个月了,袁静出于安全考虑,一直没去看望父母。

她不是孤身奋战。让袁静感动的是,在疫情面前,其他科的同事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深圳其他医院也在支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经历过SARS后,我们整个的医疗防控系统、疾控系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袁静说,和SARS时相比,“那个时候觉得悲壮,现在更有信心!”

  市二院ICU护士胡丁玲: 

支援湖北,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1994年出生的胡丁玲,是深圳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最年轻的成员。2月9日从深圳出发来到武汉支援已经快一个月了,3月8日上午,胡丁玲工作的东西湖方舱医院也暂时休舱。“来武汉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是我26年人生里做的最重要的决定。”胡丁玲说。

胡丁玲是个十分外向且胆大的女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工作了将近五年,她一直觉得自己心理承受力比较强。但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全民抗疫场面,出发去武汉前,她内心不免有些担心。

但父母知道她要去武汉后,一直全力支持她鼓励她,让她信心倍增。每次进入方舱医院都是对医护人员的一次考验,胡丁玲说,“不仅要做好工作安全出舱,还要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防身体不适,还好我坚持过来了。”

胡丁玲介绍,在这次支援湖北的队伍中一半以上都是女性工作者。“真的很自豪,在很多人眼中女性比较柔弱,但经过这次,我想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女性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向这些最美女侠致敬。”胡丁玲说。

3月8日上午,胡丁玲和妈妈视频,祝妈妈节日快乐。妈妈告诉她,市工会又给他们家送了蔬菜和水果,这让胡丁玲在武汉安心许多。“希望所有女性同胞越来越美丽,也希望所有一线抗疫的工作人员工作顺利,平安回家。”胡丁玲说。

  2

交通“女神”:疫情来了,人来人往的深圳,第一位需要保障的自然是交通。新冠病毒这样的字眼摆在每个人面前,都会有担心、害怕,对于交通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遭遇病毒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但没有人因此退缩。

  福田高铁站客运值班员胡萍:“我有经验,让我来!”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从公路到水路,从航空到公交车、地铁,全国大面积停开的交通工具虽不计其数,但每天依然有不少高铁列车从全国各地开至深圳。火车站、高铁站成为深圳防止疫情输入的第一道关口。

“我有经验,让我来!”今年1月,福田站客运班组胡萍主动请缨到车站疫情防控前线。胡萍是一名有丰富抗击疫情经验的“老将”。2003年胡萍在客运段任列车长,曾担任过党员抗击非典应急小组组长,具有测温、防护、引导旅客隔离等应急经验。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不少车次调整取消,节后福田站客流持续保持低位运行,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但这里人流依然相对密集,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为了给旅客铸就起第一道安全防线,胡萍在工作中,比平常更多一份坚定,也更多一份耐心和细心。

福田车站安装红外智能测温仪后,胡萍每天进站口、出站口来回跑,检查测温是否到位,是否全员检测,还要督促着场区消毒,关心着班组职工身体健康,每天为他们测量体温,及时了解职工家里的情况,嘱咐同事在岗位上要做好自身防护,教育班组职工科学防控,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2020年1月28日,G71次由北京西开往福田终到列车上发现疑似发热乘客。得知情况后,胡萍当即安排同事做好防护消毒和旅客信息登记,自己穿戴上防护服随同医疗防疫人员进入车厢引导该名旅客到车站的留置观察区进一步复查。

“当时连续三天当班都有发现发热旅客,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胡萍坦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给每位一线值班员都带来了巨大压力,但胡萍和同事们没人退后。

  3

公安“女神”:她们是英姿飒爽的女警,除暴安良是她们的日常工作。疫情发生以后,她们也投入到抗疫一线当中。对于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网格排查返乡人员的任务非常艰巨,但这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于是女警们出马了。

  抗疫刑警罗洁:负责近两千户网格排查,发挥女性沟通优势

疫情防控期间,罗洁作为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党员突击队成员,负责支援宝安新乐派出所防疫工作。“当时听到要组建党员突击队后,支队就有百余同事报名。”罗洁介绍。

上门查验居民登记时,也会遇到居民有情绪不配合等情况,“女警在沟通时有一定优势。”罗洁介绍,“会平和地跟他们沟通,认真解释,毕竟是特殊时期,大家也都会配合工作。”

罗洁负责的网格总户数近两千户,走访工作量庞大且繁琐,加班加点是常态。“但防控的网织得密一些,疫情的风险也就低一些。”罗洁表示,“医务人员就像是战士,冲在最前方,我们在社区像是后方的援军,希望能把社区防控的‘堡垒’建得更坚固扎实。”

工作上,罗洁是女刑警,在家里,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就在罗洁参战防疫一线不久后,其丈夫作为党员也主动请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照顾。每天早出晚归,罗洁晚上下班后回到家,往往孩子已经休息了。“我是母亲是妻子”,罗洁说,“我也是一名刑警,在这种关键时期,理应付出更多。”

  4

社区网格“女神”:在深圳,你肯定遇到过网格员。她们犹如一个个精灵,融入到辖区的每个角落。疫情发生后,她们承担起一项重要的任务,利用自己平时与社区邻里熟悉的工作优势,守好社区疫情的防控大门。

  燕罗网格女子巡查中队:走街串巷,顶起疫情防控半边天

“我们是燕罗花木兰,顶起疫情防控半边天。”这是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网格巡查大队山门巡查中队在疫情期间的战疫宣言。在“三八”妇女节前夕,该女子巡查中队获选省妇联、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防疫公益宣传典型,成为深圳市唯一获选代表。

疫情发生后,山门巡查中队网格员迅速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她们细致入户登记、核查居住人员信息,热心帮助居民做好居家观察工作,与居民搭建“居家观察爱心”微信群,为居民购买、配送生活用品,通过入户、网格塔式安全群耐心向居民普及防控安全知识。

韦金华,是燕罗女子网格巡查中队下山门综管组长,“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真的特别累,需要核查的人员数量多,从清晨到入夜,穿着防护雨衣在楼栋不停地爬上爬下,又闷又热,不一会衣服就全都汗湿了。没办法,要与疫情抢时间,虽然累但很值得。”韦金华回忆起刚开始那段入户核查工作,脸上充满了自豪。

在山门巡查中队,像韦金华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网格巾帼有16名,铿锵玫瑰迅速绽放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她们用女性特有的“责任心、细心、耐心、贴心、暖心”守好社区防线,用爱温暖辖区居民。这些燕罗“花木兰”,顶起了疫情防控工作“半边天”。

  5

义工“女神”:深圳是志愿者之城,红马甲遍布各个角落。疫情发生后,红马甲又行动了!她们守在小区门口,帮忙测量进出人员体温,她们服务小区业主,提供送菜上门服务,成为物管和业主之间的润滑剂。

  党员义工吴映丽:每天志愿服务8小时,成为物管和业主间的润滑剂

随着返深潮的到来,住宅小区出入口和各写字楼成为了疫情防控力量的主战场。在公汽大楼小区门口,就能看到一片红马甲的身影,吴映丽就是其中一位。已经56岁的她,在防疫期间完成了超过180小时的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快递都被统一放在小区门口。得知一些居民因为防疫物资欠缺不敢出门,吴映丽主动承担起了“快递小哥”的角色,将自己负责楼栋的快递分拣出来后,再逐户给邻居们送上去。

吴映丽说,自己在结婚之后就一直住在公汽大楼,和邻里之间颇为熟悉。疫情发生后,吴映丽看到小区里人手不够,她和丈夫主动申请工作,她负责小区进出人员测温,丈夫负责登记。在封闭式管理初期,一些业主不能理解进出测体温的做法,看到额温枪还会躲开,吴映丽看到后,采取主动问好的方式,打破僵局,“你今天买菜回来啦?听到这句话他就感觉面子上过不去,也不好拒绝你。”

女性的细腻和同理心,也让吴映丽在一线防疫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吴映丽表示,疫情期间,大家的神经都比以往更紧绷一些,“我们也要发挥作为女性的优势,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去调和它,事情解决起来其实没有那么麻烦。”

统筹:南都记者 李榕

采写:南都记者李榕 徐全盛 张馨怡 蔡宇晴 张艳丽 陈紫嫣 伍曼娜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霍健斌 刘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