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抗击疫情中的那些温情瞬间:

“小举动”带来“大感动”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一鎏 谢粤蕾 03-13 00:20

水贝ibc mall的保安。 家园报记者 顾威 摄

环卫工人。

温淼(中)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街道供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冲在抗疫一线,他们守护着小区出入的第一道关口,他们为城市的运作提供着基本的保障。或许他们的每一个举动微不足道,但他们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贡献,值得被铭记。

  小区和商厦保安: 

送菜送药带垃圾下楼“一条龙”

疫情防控期间,各住宅小区、商超大厦的保安们,坚守着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责任可谓重大。他们既要登记信息、测体温,又对小区居民、商厦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吴庆海是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区一名保安,2020年是他来到深圳的第二十年。每天早上,小区物业办公室里,吴庆海开始为即将换班的队员和准备上班保洁人员准备口罩、护目镜消毒液。“我们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保护住在小区的所有人。”吴庆海一边整理一边对记者说道。

保安在小区里每日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对全小区的消毒以及对进出人员的管控。“只要是业主能接触到的地方,我们都会进行消毒。”吴庆海说。每天上午9点及下午5点,物业工作人员会对小区单元楼电梯按键、门把手、垃圾站、垃圾桶等公共区域进行大面积消毒。

而对进出人员测温,是每个守在小区门口保安的基本工作任务。对于外来人员的管控,吴庆海说:“小区的南门和北门分别是太宁路和太安路,很多人为了方便经常跟随业主进入小区,抄近路。在春节前我们就已经限制了外来人员的进入,无论是外卖还是快递都只能放在小区门口由业主自己下来。”记者注意到,小区不仅会对进出住户进行测温,同时会通过对进出人进行询问住所等方式确认住户身份。

此外,为了照顾小区不方便出行的居民或者年事已高的居民,为这些住户送菜、送外卖、上门收垃圾、测体温及电话联系了解其身体状况都是吴庆海近日每天的工作。谈起这次疫情,吴庆海说:“我有十多年没有回家过过春节了,今年在老家的老婆和孩子来深圳陪我过年,本来春节是想好好陪陪他们的,结果从疫情暴发到现在一天假也没休过,他们也只能呆在家里。”

  志愿者: 

红马甲赋予的温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挺身而出,在车站、在街道、在社区门口都能看到他们忙碌而温暖的身影。他们就是自发参与抗击疫情的“志愿者”们。

68岁,许多人已经走路蹒跚了,但温宝珍却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从1月29日至今,温阿姨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在各大超市人手奇缺的情况下,帮助超市整理蔬菜,分装上架,以确保供货正常,恢复居民正常采购秩序。3月5日,老围社区发出抗疫召集令,她立刻报名参加,6日一早就来到社区,与工作人员一起,把守名仕阁小区关口,为居民测量体温,核查居住情况。

温阿姨做义工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到哪里。老伴平时很支持她,但面对狡猾的病毒,老伴犹豫了。她安慰老伴,“你看我身体这么好,又防护得这么严实,病毒看到我就吓跑了,怎么敢来找我?”她就这样乐呵呵地与病毒抗衡。做完上午,负责活动的工作人员劝她下午在家休息,她说,没关系,做义工就是最好的休息,然后下午她又来了。这名工作人员深受感动,“阿姨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环卫工作者: 

从城市“美容师” 变身安全“守护人”

当人们还在酣睡中,这座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作者们就已经起身工作。他们无惧感染风险,将城市的一草一木打理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凌晨三点,负责东门街道人民北路的环卫工人张展根已经起床准备一天的环卫工作,工衣、反光背心、肩灯、测体温、佩戴手套口罩,准备消毒水……一样都不能少,他在抗疫期间负责100套果皮箱的清洗、消毒工作。

如今疫情当前,清洗果皮箱工作难度加大,需更谨慎、更细致,原本已经“行云流水”的清洗流程却显得那么“生疏”。为保证桶内垃圾清理干净,桶点、桶身清洗干净,故此每套桶都必须拆卸清理、清洗,再进行组装、消毒。凌晨的气温还是很低的,但洗几组桶下来张展根已是大汗淋漓。有工友开玩笑说:“老张,随便洗洗就得了,又脏又臭还有感染病毒的高风险。”他却笑笑回答:“戴好手套、口罩,把消毒措施做足,感染风险就小了,如果大家都不做,还要我们环卫工人做什么?”

张展根从事环卫行业18年,是众多环卫工人中的一员,每天和其他环卫工人一样,从事着大致相同的工作,在茫茫人群中,他不过是一个最普通的打工者。但是,他们的朴实、勤劳,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不知道自己在“逆行”,只知道这个时候需要人做更多的工作。

  下沉干部:与基层一起奋斗的幸福 

为社区保持“0感染0疑似”发挥积极作用

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罗湖下沉了上千名干部到一线,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罗湖区委党校下沉文锦社区干部温淼就是其中之一。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小组每日例会、到辖区企业商户进行巡查、到返深人员家中进行排查、隔两天值一次夜班……这是他的工作常态。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协助社区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为文锦社区至今仍保持着的“0感染0疑似”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社区5000多户居民,12000多人,防疫任务艰巨,要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不能一窝蜂蛮干。”在防疫初期,温淼就提出要以小区为单元,实行网格突击队“一人一格”驻点督查制度,将社区工作人员及区派驻下沉干部全部编入社区网格突击队,以重点加固、难点突破原则,实行“一人一格”包干驻点,采取“常规巡查+随机检查”模式,确保问题发现、上报、解决环环相扣,获得社区党委认可。

在复工防控“两手抓”阶段,温淼及时对突击队力量进行重新整合,两两一组,将巡查责任落实到人,细化“扫楼”五大方面16项要求,对7栋写字楼宇进行逐栋逐层“扫楼”,在2天内完成对7栋大厦182家复工企业的上门检查。

“社区防疫必须以防为先,不能只等着上级指示,必须提前谋划,变被动为主动。”在日韩确诊病例增加伊始,温淼就建议社区党委通过网格提前掌握辖区外籍人员数量和信息,联系辖区已登记日韩人员,了解其近期有无归国或旅行史;要求小区物业及时反馈近期归国人员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其旅行轨迹;对信息不完整的人员,及时上门排查,完善信息库。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谢粤蕾 通讯员 杨纪欧 李智 刘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