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的“战疫效能”
各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联动、管理、服务”职能,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作用
大疫如大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基层治理进行多个维度的一场检视测考。对于宝安这样一个有着470多万流动人口、79.5万家商事主体的城区来说,防控点多、线长、面广,形势复杂严峻。
疫情发生以来,宝安区把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转化为“战疫效能”,各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联动、管理、服务”职能,在实战中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施守好“最后一米”的联防联控机制,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
把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
在宝安3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疫情的战斗在全区124个社区、624个住宅小区、421个城中村打响。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唯有把这道防线守住,才能最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宝安区委按照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区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工作小组中专设社区小区疫情防控组,全区上下协同作战,形成社区小区防控强大合力。
以航城街道为例,航城街道黄麻布社区拥有流动人口近7万人,防控压力巨大。1月25日,大年初一,社区党委书记罗慈辉接到指令立马召集“两委”班子,带领网格、社区民警、应急、治安消防、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等8支下沉队伍着手布置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当晚,宝安各社区也迅速行动,建立了24小时检测卡点开展体温检测和登记,紧急发动社区楼栋长开展严密排查登记,立即暂停、关闭公共场所,全面启动防控工作。
1月25日至2月初,西乡街道铁岗社区、石岩街道上屋新村、新安街道海滨花园等小区先后筑起水马实现“围合”。到2月7日,深圳市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社区联防联控机制的若干措施》时,宝安已实现所有城中村、小区封闭式管理,并严格落实市“五个100%”“十个一律”“四个重点”等社区联防联控的具体举措,守住了宝安社区防控“最后一米”。
集聚精锐力量下沉社区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疫情防控中,124个社区党委依托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优势,高效统筹各类资源力量,成为有人、有权、有钱、有资源的“独立战斗连队”,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置到位,成为社区小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堡垒,实现“实时泛在、有效管理”。
2月16日清晨,10支党员队伍400余人自带装备迅速进驻各个社区,到岗到位,掌握实时战况,熟悉工作流程,并全员参与到社区组织的集中消毒工作中。这是宝安区委下派的第三批援助社区队伍,为连续奋战的一线工作人员顶岗。2月14日,宝安火速发出动员令,招募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党员干部职工到社区轮班换岗,仅一个晚上就有400多人报名响应。
为激励下派干部心无旁骛投入抗疫一线,组织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予以激励,工作不力的及时调整,擅离职守、失职渎职的追究责任。
集聚精锐力量下沉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时状态”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发挥。124个社区党委主动担负起属地防控工作的责任,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应急方案,统筹“4+4”8支下沉队伍和5800多名社区专职工作者“捆绑作业、搭班干活”,即时进入战斗状态。坚持党员带头,迅速成立168支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康医生、辖区警长、网格员、物管员组成的红色小分队、党员突击队等机动队伍,承担具体防控任务。
采写:宝安通记者 张艳丽 通讯员 深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