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银行”硬核科技助力“战疫”深圳农商行手机银行焕新升级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这是对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对数字化金融服务的一次“大检验”。
作为“更懂深圳”的本土法人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深圳农商行”)在疫情期间及时上线新版手机银行,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硬核战疫服务。
新版手机银行是深圳农商行全心研发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系统,采用了大数据、分布式、微服务、生物识别等先进科技手段,为2000万深圳人打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深圳农商行初步具备了以客户为中心、敏捷产品迭代的互联网科技基因,在全国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转型中走出一条深圳特色的道路。
此番适时推出的“非接触银行”的硬核技术,不仅让大众用户吃下“定心丸”,也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心针”。那么,焕新升级后的深圳农商行新版手机,到底有哪些创新亮点?让我们细细解读。
创新透视
内涵多:
产品更丰富,服务更贴心,社交更好玩
有道是“有容乃大”。新版手机银行在原有服务功能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创新升级,尤其对财富板块进行了全新改版,简洁的版面汇集了大额存单、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方阵”。除此之外,新版手机银行还增加了智能客服、业务介绍页、产品小贴士、金融名词等多种人性化的贴心功能,方便客户了解金融产品特色。
值得留意的亮点是,“业务介绍”支持微信、朋友圈、短信、截屏等多种分享方式,让金融服务更具社交性和可玩性。
接地气:
服务创新演绎本土特色
新版手机银行光有科技底蕴还不够,作为“深圳人自己的本土银行”,需要接地气的服务创新。深圳农商行在“零售+科技”的发展方向下持续升级优化,新版APP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智能语音搜索、金融黄历、收支分析、动账订阅等功能。其中金融黄历不仅集合了资金计划、动账通知等传统金融功能,还根据老广们的喜好融入了传统黄历,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本土亲切感。
多层次:
提供层次丰富的移动端专属体验
与“简单,更懂你”的口号一脉相承,新版手机银行对主视觉颜色做了年轻化处理,以蓝、红色为主色,通过色彩延展,更具简洁、高效、年轻气息。
在原有单一版本的基础上,新版手机银行还为不同层级客户、不同地域客户推出了不同版本,如针对深圳农商行旗下的异地机构推出广西支行版、广西村行版等多个版本,针对不同客户推出大众版以及贵宾客户专属的黑金尊享版,满足不同用户群的差异需求。
更专业:
打造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基础
手机银行采用了超级APP引擎+分布式中间件的技术框架,具有敏捷迭代、快速发布、数据运营等多项优势,并完成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专有环境到云计算,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技术转型,为银行业务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未来前瞻
直面疫情特殊时期,服务创新成为新战场
实际上,这次疫情将进一步催化加速金融机构技术变革的速度,成为加快技术创新,推进数字金融全面落地的“新战场”。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的技术正在快速爆炸,现代金融业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数字化特征,“无网络不金融、无移动不金融”已经成为常态。疫情期间,端对端服务进一步替代网点,“非接触式服务”不断深入人心,疫情过后,手机银行与线下相结合的金融业态也许将成为未来中小银行的主战场。
只有捷足先登者,才能把握新机遇。按照部署,未来深圳农商行将持续拓宽手机银行的服务半径,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响应大量社区居民的特色化需求,进一步夯实深圳农商行差异化、本土化的社区零售服务。
(统筹/文字: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