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子上班时心脏骤停
幸运的是公司刚做过急救培训,年初还买了救命神器

安装在深圳机场航站楼内的AED急救设备。 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3月25日,90后刘明(化名)在公司上班时突然心脏骤停,在120救护车到来之前,公司同事及时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并使用AED除颤,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
4月6日,南都记者从协和深圳医院了解到,刘明已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恢复中。急救医生介绍,刘明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与公司同事的专业抢救密不可分。
急救医生:“患者同事心肺复苏动作很标准,很棒!”
3月25日这天,协和深圳医院文慧明医生随救护车出诊。文慧明医生介绍,接到120调派指令后,他们立马出发前往患者公司,由于距离较远,当天路上花了20分钟。当医生抵达现场时,文慧明看到,一名男子躺在地上,他的同事正在给他做心肺复苏。
“我们到达现场后立马接手。”文慧明医生说,当时看到患者同事做心肺复苏,还特地表扬了她,“我对她说动作很标准,很棒。”
接手抢救后不久,医生发现刘明的心跳、呼吸恢复,于是立马将患者运到协和深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给刘明做心肺复苏的是同事陈女士。陈女士介绍,自己曾是医院护士,现在公司做行政工作。事发当天上午11时40分左右,她接到同事电话,说刘明在工位上倒下,于是立马下楼参与抢救。
“大家配合得非常好,有同事马上联系我,有同事打120,有同事配合我一起做心肺复苏,有同事去拿AED。当救护车到来时,刘明的肤色从发紫恢复红润。”陈女士说,心肺复苏要把握黄金四分钟,否则大脑缺氧太久,会有不可逆转的伤害。做心肺复苏时虽然累到不行,也想找人换手,但当时那种情况下,知道自己是专业的,就希望能够一直按到无法坚持为止。
患者公司1月份刚购买AED,曾组织员工做急救培训
如果不是公司同事有医学背景,如果不是公司去年底刚举行过急救培训,如果不是公司购买了“救命神器”AED,这场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不会如此顺利。
陈女士介绍,公司有一名同事非常喜爱爬山等运动,对AED关注度非常高,建议公司一定要展开急救培训,购买AED。因为陈女士曾经是医院护士,公司负责安全管理的同事,便把急救培训交给陈女士来做。
去年12月底,陈女士给公司同事做了急救培训,公司做了充足的准备,方便同事学习急救知识。1月份,公司购买的AED到货。具备急救知识的同事,以及有AED这个救命神器在手,为同事刘明的抢救增加了成功几率。
“如果有人心脏骤停,建议大家不要害怕去做(心肺复苏),你不做,这个人100%没命,你做的话还是有一线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害怕,去做就行了。”陈女士说。
经过此事,陈女士认为,一个公司肯定要至少有两个人会心肺复苏(CPR),万一其中一人出差不在公司,还有另一个人顶上,并且从一开始就要普及急救意识,这个真的很有必要。“现在政府很支持这块,在地铁、体育馆等地方都配有除颤仪(AED),我觉得我们需要高度注意(掌握急救知识)。”
文慧明医生认为,患者是比较成功的院外抢救案例,当天到达时,患者已经用AED做了三次除颤,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加上AED的使用,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真的是天时地利”,文慧明医生说。
协和深圳医院在接到患者后,以最快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南都记者了解到,病人经lCU进一步治疗,恢复良好,能正常语言交流,可下床活动,于4月3日从ICU转到普通病房,昨天已出院。
知多D
到今年底,深圳安装的AED将达到3500台
从2017年开始,深圳在机场、地铁站、火车站、体育馆等人流密集公众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时大力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2019年,共25171名深圳市民参加急救培训,参与培训人数较2018年同期增长一倍。南都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了解到,目前深圳已完成首期500台AED、二期1000台AED安装配置工作,三期2000台AED正在安装中,并力争在5—10年内达到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建议标准。这些AED自安装以来,已成功救治多名心脏骤停患者。
国内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
人的心脏一旦骤停,一般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之内,心肺复苏(CPR)和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存活的患者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5%的抢救成功率。
当发现人心脏骤停应该怎么办?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在心跳、呼吸停止的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不会出现脑损伤且成功率为60%,因此也被称为“黄金4分钟”。如果能在这四分钟里及时抢救,那么患者获救的可能就会变大。
什么是AED?
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需要使用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什么叫AED?这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自动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它主要用脉冲电流作用于心脏,实施电击治疗,消除心率失常,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它具有疗效高、作用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常用于各种场合的急救过程中,被称为“救命神器”。AED是个“傻瓜机”,会自动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使用起来也只有简单的四个步骤:开机—连接—放电—除颤。
如何找到最近的AED
如果发现有人心脏骤停,要急救使用时怎么才能找到最近的AED?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可以使用“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离你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专家提醒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也很重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时间就是生命。人的心跳一旦停止,很快就会出现下列严重情况:
超过10秒,即出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超过60秒,自主呼吸(自然生理呼吸)逐渐停止。
超过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超过8分钟,出现脑死亡、植物状态。
那么心肺复苏,该怎么做?专家建议:
1、发现有人倒地,首先观察周边环境是否安全。
2、判断病人是否有意识,拍打双肩并大声呼叫观察是否有反应。若病人失去意识,呼叫周边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拿取AED,并协同急救。
3、根据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如若没有呼吸,则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肩、肘、腕关节成一条直线,用上半身力量用力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观察病人口腔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应急时清除,使病患仰头开放气道,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确保胸廓起伏。持续胸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为止。
抢救案例
2017年1月22日凌晨1时30分左右,深圳火车东站,一位45岁男子搬着重行李赶火车回重庆老家,刚安顿好坐到车厢的座位上,突然开始感到胸痛,挣扎着起身后,一下子倒在了过道上,心脏骤停。幸好,车站方面对此早有预案。经过人工心肺复苏和使用AED的救治,成功把这名乘客抢救回来。
2017年11月14日上午9时,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安检通道处,一位36岁男性旅客意外心脏骤停晕倒。机场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抢救,并在第一时间使用AED对该旅客进行电击除颤。在持续约15分钟的抢救后,旅客恢复自主心跳后送医。
2019年5月16日晚,在深圳市体育馆,市民孙先生在运动中突发心梗。爱心人士对孙先生进行了心肺复苏,并使用了救命神器“AED”,把孙先生成功抢救回来。
2019年6月18日晚,深圳地铁1号线岗厦站D出入口一名男性市民晕倒。岗厦站值班站长黄昔瑜立即对晕倒市民进行心肺复苏至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其他工作人员很快提供AED体外除颤器供120急救人员进行抢救。由于抢救及时,当事人送医后康复。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