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李永洲:从创业者到青年导师,他为什么坚持选择罗湖?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一鎏 05-08 00:00

李永洲的创客空间。

“目前进展如何?何时能够投入生产?”罗湖区高新科技产业第一园区118栋6楼,中科美城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永洲正在和一支年轻的深港团队,探讨即将问世的新产品“口罩宝”。

和团队的会议,李永洲一天要开很多个。因为他不仅仅是个创业者,更是一名帮助别人创业的“白武士”。无论是做创业者,还是做创业导师,李永洲对罗湖都很是钟情,始终将事业放在罗湖。

“经历四十载发展的罗湖,也在转型焕发新活力。这里生活便利,深港合作优势明显,转型便是最好的时机。在‘双区驱动’的新契机下,和罗湖一同出发,在罗湖二次创业,正当其时。”

看中罗湖潜力,创业扎根在此

来自潮汕地区的李永洲,骨子里有着潮汕人的创业基因。和其他潮汕同乡一样,他创业的起点,也是在华强北。2003年,他开始招募团队首次创业,从事3C数码品牌产品研发与营销。“一旦踏上创业的道路,就必须有‘all in’的心态,全力以赴艰苦奋斗,否则很难有成功的概率。”坚定创业的他,从来没有一丝打工的想法,给自己留任何后路。经过长达8年的摸爬滚打,2011年,公司开始做自主研发的品牌,在行业内渐有名气。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发展,李永洲决定通过互联网做智能硬件分发平台、在线下做智能硬件众创空间。这次创业,他把地点选择在了罗湖。“看中了罗湖莲塘片区的潜力。那时候的罗湖,虽然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还没有特别深入,但创新创业的氛围浓厚。恰好是因为这是张白纸,可以大展身手去描画。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这里有舞台。”

于是,他在罗湖区高新技术产业第一园区租下一层楼,成立深圳市中科美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美城”),开启新的创业历程。现实和目标,也总是有着偏差。在工作中,李永洲发现在线上做智能硬件分发这条路行不通,线下的创业沙龙反而越来越受欢迎。此时,他开始考虑公司的跨界转型。

“2015年,正值‘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很多人突然涌入到创业者的行列中,他们需要指导、需要交流的平台,需要合作的火花。当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创业者,看到他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突然发现自己创业的这么多年里,我们的实践、积累的经验、所犯的错误、各种思考都值得跟大家分享;成人达己,把一些模块化思考的概念介绍给大家,希望他们在创业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成功。我愿意做这样为青年服务的众创空间。”他说。

转型,要不要换地方?李永洲还是选择留在罗湖。“会选择罗湖,也基于我对这座城区的深厚感情。”李永洲说道,虽然在罗湖做孵化器的时间只有5年,但是已经在此生活了13年。“可以说,来到深圳至今,罗湖记忆填满了我生活的五分之四。而且这时的罗湖,也在走着转型之路。希望通过在罗湖扶持优秀项目,为罗湖吸引更多优秀创业团队、发展得越来越好贡献一份力量,也算是一种反哺吧。”

行动永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2015年至今,中科美城举办了150余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沙龙论坛、科普教育活动,连续4年承办全国双创周深圳市罗湖区分会场,连续2年承办高交会罗湖分会场,先后吸引超过300家企业入驻。其中,共享充电宝平台“来电”团队、新一代行业领先的高密度无线网络方案服务商“鲲鹏无限科技”等也曾在此进行项目路演、对接发展资源……

想起走过的路,李永洲也颇有感慨。起初,不少亲友觉得他的二次创业不可能成功,劝他回归本行。“2015年开始有很多人在做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我一个原来做数码产品的,现在跨界做这个,是挺折腾。”加上部分同伴的离职,李永洲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实际上是一样的,要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创造的快乐;难的事情反而容易做成,要有一个不忘初心的愿景,行动永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乐观派的李永洲始终是这么认为。

一开始,中科美城在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坚持对优质项目进行租金减免,同时开展各类项目路演、资源对接工作。直到2017年初,两年过去了,公司仍然没有盈利。“当时股东也问我,在这个行业投资但不赚钱,怎么办?我那会其实有想过,结束二次创业,回去继续做3C数码产品。”

享受折腾的过程,这是褒义词

就在2017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转机来了。莲塘街道办相关负责人找到李永洲,打算在“五四青年节”期间,策划组织创新创业活动,扶持莲塘产业发展,并在5月3日当天,由中科美城发起成立全国首个街道级“莲塘青年创新创业智库”,向辖区创业青年提供智力、政府支撑。“当天有接近400人到场,感觉自己在双创领域的工作得到政府及行业的肯定,当下就打算将这工作再往前推一把。”李永洲说,2017年这个坚持下去的念头,让企业得以形成品牌化、连锁化的发展模式;至今,中科美城已成为深圳知名孵化基地之一。

至此,中科美城先后获得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众创空间、广东省A级优秀众创空间、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团深圳委员会颁发的“鲲鹏汇”创新创业基地称号,2017胡润百富中国最具贡献孵化平台百强榜等,并获得早中期风险投资机构赛马资本的投资。2018年5月获得国资系背景的高搜易集团投资。如今,他本人也已被团中央及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

“创业就是这样的,在不确定的事情中寻找确定的业务。”在李永洲的字典里,“折腾”是一个褒义词,意味着他正在经历不断学习的过程。“我想,城区的发展也是这样的,正因为有一批批乐于挑战的人,城区才会进一步发展。”

“二次创业,对我来说,也意味着初心的传承。”李永洲说,梦想和情怀,是支撑自己创业的动力。他致力扶持更多优质的项目从中科美城起飞,在另一个领域,延续自己的初心。“这是个成人达己的事,希望将过去十几年走过的创业弯路形成经验,帮助更多有志青年实现创业梦想。”

  旁白

  罗湖关键词:创新、蝶变、示范

和罗湖有深厚缘分的李永洲,在评价罗湖时,给出了蝶变、创新、示范三个关键词。罗湖现正经历城市更新,城区多处都在焕新颜,新的城区面貌,加之较好的地理位置、深港地缘优势等等,都是吸引青年的优势。

“罗湖肯定有潜力诞生独角兽企业。”他认为,当下在罗湖创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近几年,罗湖花了大精力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清水河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通过引进科研力量、高端人才等方式,构建高效的资本、产业、政府互动模式,营造罗湖创新创业氛围。而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是青年创业者施展拳脚的优势领域,两者的气质很匹配。”

李永洲还认为,罗湖实现创新创业具有后发优势。一方面,罗湖背靠三个经济口岸,增加了深港产业互动性。在他公司的“香港设计馆”里,便有着深港青年创新创业作品的集锦,不久的将来,这些产品不再仅仅陈列在艺术馆,更会走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罗湖在生活消费上,尤其是夜间消费,给了创业青年很大的便利。“白天在罗湖上班,晚上在罗湖消费,这本身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李永洲表示,创新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正持续推动罗湖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双区驱动”机遇下,罗湖在多领域先行示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为城区蝶变继续强大动能。“在这里继续我的二次创业,正当其时!”

走出李永洲的办公室,走廊的墙壁上,印着“抛洒热情,一往无前。”“人生就是需要一种拼搏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既是他的初心,更是他的目标。2020年青年节,一如2017年鼓励他不要放弃那般,又给了他坚持的动力。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撰文:陈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