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光明科学城如何构建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自主体系?

光明区召开人才发展研讨会,“15年规划”“差异化人才战略”等成为会议热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蓉 05-11 00:50

会上,刘胜(左)为出席会议专家颁发“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战略咨询专家”聘书。 光明区委宣传部供图

日前,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包括10个方面31条具体谋划,这也意味着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光明科学城定位“世界一流科学城”,必须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对此,《若干意见》中对“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出了要求。光明区将如何落实《若干意见》关于人才的要求?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光明科学城,如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自主体系?

“深圳要做的事正是国家要做的事,我们领先了一步,现在从市级战略变成国家级战略,再从国家层面继续统筹各类资源。”5月9日,光明区召开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研讨会暨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讨活动,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在会上如是说。

日前,深圳市发布重磅意见支持光明科学城建设,在人才建设方面,《若干意见》聚焦“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出3条创新举措。此次会议聚焦细化《若干意见》人才发展要求。

此次会议邀请8位重量级海内外专家,聚焦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路径,为光明发展和人才事业把脉问诊。值得注意的是,与会专家提出,应按照光明科学城发展重大节点,分阶段谋划人才发展。应制定15年人才发展规划,“差异化人才战略”“增加外籍科研人员数量”等也成为会议热词。

热词  15年规划

根据规划,光明科学城将最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对此,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副局长李志刚强调,近期规划要“详细一点”,中长期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起草专家吴江认为,应从国家未来15年现代化建设整体需要出发,来研究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吴江还建议,光明科学城人才工作要发挥三大优势:制度优势、人才生态发展优势、人力资本优势。他还强调在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动力不足、国际人才竞争激烈、创新因素不足等问题,提出应建立人才协同治理新模式、更加有效的人才体系,以及人才治理大数据信息平台。

热词  增加外籍科研人员数量

就全球而言,不乏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日本筑波科学城、法国格勒诺布尔等世界主要科学城,中国国内也有多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如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自主体系?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起草专家桂昭明以美国硅谷为例,硅谷有大量外籍科研人员,他们对硅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硅谷有独特的人才集聚和扩散机制,通过新产业吸引新人才,人才广泛流动;通过高端要素集中高端人才,并成为全球高端要素最集中的地区。“我们现在言必称硅谷,证明硅谷在人们心目当中分量比较重。”桂昭明说。

热词  差异化人才战略

梳理知名科学城人才发展经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要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在国内外脱颖而出。桂昭明提出,外国人才不一定要到光明科学城才能开展工作,可借鉴国外旋转门制优势,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范巍提出,“双区驱动下”的光明科学城有自身优势,且在市场化方面远超其他几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具体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议抓住高精尖人才队伍、人才金字塔中间位置的将才、人才金字塔基础的潜在人才。

  焦点

  光明科学城如何突围?

刘胜指出,光明科学城主要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卡脖子”问题,更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具体而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主攻三个方向: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

也正是基于这个定位,光明科学城更注重成果转化。光明区提出“沿途下蛋”,要求“研究”和“成果”两手抓。区别于以往,光明科学城更注重开放共享,今后的大科学装置是一个开放共享平台,引进和研发机构只是被委托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也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吸引政府、社会等多种资本进入。“这是我们跟其他的科学城稍有不同的地方。”刘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区积极谋划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的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先后推出“光明科学城人才金融服务专属银行”、“人才贷”等人才服务品牌,探索形成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3+1”模式,为光明科学城厚植人才优势,汇聚全球顶尖人才,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适应的一流人才生态积极探路。

采写:南都记者 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