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了首家“国家级”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
以后肿瘤患者除了治病处方外,还可以拿到“营养处方”
在中国,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率高达61.8%,从给患者“吃补品”到“饿死癌细胞”各种流行观点,让很多家庭感到困扰。
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公布首批9家“国家级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获批名单,来自肿瘤防治“国家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综合科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批单位,并将发挥“带头”作用,协助区域内其他3家医院科室建设营养指导中心。以后,肿瘤患者除了治病处方外,还可以拿到个性化的“营养处方”。
让营养成为一种“治疗”
如果说手术、放疗、化疗是抗癌的正面战场,营养支持则是保障战役胜利的后勤大本营。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监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表示,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1.8%,两到四成的肿瘤病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非疾病本身。
深圳项目具体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综合科主任杨渤彦教授表示,此次进入获批名单,实现了广东省营养治疗中心“零的突破”。随后,中心将带动深圳人民医院放疗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惠阳人民医院肿瘤科一起,创建省市级标准的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为肿瘤患者建设更多的“加油站”。
1.72米小伙子只有80斤
肿瘤治疗常常是一场“持久战”,体重是最直观战斗力。1米72的28岁小伙子,体重竟只有80斤。一个月前,上颌癌患者小林住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综合科,对比同等身高140斤的标准体重,他看起来弱不禁风。
杨渤彦教授团队为他制定了抗肿瘤治疗、规范营养治疗、膳饮食指导等综合治疗策略。仅经过1个月的治疗,他已经增重10斤,身体逐渐恢复。管床护士都表扬他进步很快:“刚来的时候身体虚弱,吃不下饭,现在每天还能吃3个鸡蛋、1根玉米、一碗半米饭、一杯牛奶,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营养治疗应成为肿瘤治疗的基础措施与常规手段,伴随肿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杨渤彦教授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非常普遍,营养不良会造成手术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死亡率提高等危害。营养治疗一方面能调节肿瘤患者营养平衡,维护患者正常身体运转;另一方面,不少营养剂都是肿瘤讨厌的物质,能直接抑制肿瘤生长。
至于有些患者担心补充营养被肿瘤吸收,杨渤彦则表示,临床上没有研究表明营养治疗会促进肿瘤生长。
知多D
肿瘤患者常见的营养误区:
1.饿死肿瘤靠谱吗?
肿瘤病人有一个很大的顾虑:担心营养促进肿瘤生长。实际上国际权威指南指出:无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促进肿瘤生长。
2.“补品”比营养素更有效吗?
肿瘤病人往往迷信“燕窝”、“人参”、“灵芝”等贵重补品,实际上,几万元贵重补品的营养价值,对肿瘤患者来说不会好于几十元钱的肠内营养剂。所以,日常饮食不足的肿瘤病人,推荐首选肠内营养剂口服补充。
3.“忌口”是需要的吗?
有人认为“鱼、肉、鸡、鸭、鹅”等是发物,不能吃。实际上,上述动物肉、蛋都是优良的蛋白质。研究发现:提高饮食中的蛋白质比例会明显提高肿瘤病人的体能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