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委员提案建议将社区养老中心改造成托幼养老服务驿站

部门答复:赞成,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和保障标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傅静怡 06-17 00:00

托幼养老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去年底,深圳市政协委员曾玉芳等人,曾联名上交了一份《关于先行先试建设社区托幼养老一体化服务驿站》的提案,指出可以将现有的社区养老中心改造成托幼养老服务驿站,以及加大社区托幼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对这份提案进行了答复,表示赞成将现有的社区养老中心改造成托幼养老服务驿站,能够更好地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更好地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在提案中,曾玉芳等市政协委员指出,住宅小区内的公共建筑面积和公共用地是有限的资源,只有将托幼和养老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建议在现有的社区养老设施基础上,增加托幼设施,同时满足社区老人和幼儿的服务需求。而且家中小孩、家长、老人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幼托养老工作站一起活动能够相互照应,比单纯的靠工作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照顾看管要更加人性化。

市卫健委在答复函中表示赞成,指出此举将有效整合社区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服务设施作用,“一老一小”问题也能更好地解决。同时,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也指出“老城区和已建成住宅区有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但无相关服务设施的,应当逐年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到2025年底前完成。在推进老旧住宅小区设施改造过程中,要做好公共活动区域的设施和部位改造,为婴幼儿照护创造安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对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改造,提供非营利性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

市财政局则表示,建议研究制定婴幼儿托幼服务领域相关政策制度和保障标准,并表示“养老机构与托幼机构的建设标准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差异性很大,在现有社区养老中心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存在一定难度,通过社区养老中心改造解决托幼问题,可能面临改造费用增加,养老机构场地相对不足等系列问题”。

委员建议加大托幼养老财政投入,

深圳已出台相关政策

除此以外,曾玉芳等市政协委员还建议加大社区托幼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托幼养老服务驿站的运营模式还是采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模式,即由政府投入建设相关设施,招标方式引入社会专业化运营机构负责运营和提供服务。

市财政局在答复函中表示,为进一步有效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儿童托养等问题,深圳有必要考虑将为儿童托养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根据规划,深圳正积极建立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务制度,大力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建设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此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发挥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基础作用,深圳已经出台了有关养老的系列文件和配套措施。近年来,深圳启动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面向全市老人提供日托看护、配餐就餐、健康护理、心理咨询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与此同时,从2020年开始,全市计划对户籍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给予一定资助。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