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整治农贸市场
严格落实“一日一消毒”
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生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农贸市场的安全及消毒工作都广受重视。广东省亦于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加强农贸市场等各类重点场所的综合整治。记者于近日走访深圳多个农贸市场,根据商户们反映,疫情以来市场每日都消毒,但并非所有市场内人员都会佩戴口罩。此外,多个市场已禁售三文鱼,海鲜生意的经营也受到较大影响。
市场里有人员不戴口罩
海吉星农批商户称每日消毒
位于深圳平湖的海吉星农批市场是深圳最大的农贸市场,6月已是盛夏,不少商家及外来人员在市场内走动、拉货时都并未戴上口罩。一名商户告诉记者,气温升高,空气越来越闷热,在市场内工作,大家在开阔的地方有时候确实会摘下口罩,但到了人流密集的区域会再戴上,“还是挺注意防范的”。在海吉星农批市场的几个出入口,记者都看到有专人在负责测量入场人员的体温,但没有对口罩进行特别检查,不少人未戴口罩也进入了市场。
王先生在海吉星农批市场经营蔬菜生意,他告诉记者,疫情以来,市场每天都会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也会提醒商家对自己的门店进行消毒。以他的门店为例,每天都会用消毒水喷洒一次,保障店内安全。近期,北京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市场又再次对商户们强调了日常消毒的重要性。王先生称,这两天市场方面已经来进行宣传过,自己也会更加注意。
对食品安全,王先生则认为可以不用太担心:“我们市场每天都是有做抽查检验的,我们店每天也会抽蔬菜去检查,有问题会被发现的。”王先生称,不仅是疫情期间,市场在平常也是这样做的,所以食品安全方面可以放心。
海鲜档口生意淡
多个市场禁售三文鱼
不同于海吉星农批的热闹,在布吉海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由于拆迁,大部分商户都已搬迁,仅剩下几家海鲜档口开门做生意。其中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疫情以来,市场一直有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每天进入市场时也要测量体温,但是否佩戴口罩就没有特别检查。该店主称,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后,海鲜店生意明显变差,“本来受疫情影响就很难,前阵子好不容易恢复起来,这几天生意又很差了”。其还告诉记者,布吉海鲜批发市场内原有一家专卖三文鱼的店,也在这两天被要求关门,不再售卖三文鱼,至于重新开业时间还未定。
海吉星福田农批市场的海鲜商户们,也有着相同的感受。一名商户告诉记者,这几日来,海鲜摊鲜有人问津,福田农批内卖三文鱼的档口也都被禁止售卖三文鱼了。记者找到其中一家卖三文鱼的店家,其告诉记者,近几日市场来下发了通知,暂时不让卖三文鱼,自己也就把店里的三文鱼下架了,“但现在要进货还是可以拿到鱼,只是市场不让卖了”。该名店家称,何时能再开放三文鱼售卖暂时未知,自己也在等。
有街道执法队连续两日整治市场
开展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深圳已有街道执法队开始行动。记者从南山区沙河街道了解到,6月14日以来,该街道执法队已连续两日在辖区内进行市场整治。6月14日检查肉菜街38条、猪肉档36档、鸡肉档15档,未发现非法饲养、售卖活禽等行为。同时严格落实“一日一消毒”的工作要求,由街道城管科组织消杀队伍对辖区内白石洲肉菜街、上白石村肉菜街及华侨城综合市场进行全面消毒。
记者还从龙华区观湖街道了解到,街道办对辖区锦鲤市场、樟坑径市场、新田市场及新田第二市场等4个农贸市场,以及辖区内商超、生鲜档口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检查出的市容环境问题,督促商家及时整改。同时,街道办组织四害消杀队伍到锦鲤市场、樟坑径市场、新田市场及新田第二市场周边开展消杀消毒工作,从源头上控制病毒滋生。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 上一篇:雨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