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深圳特色“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6月12日上午,荣膺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称号的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宝岗派出所正式揭牌。围绕创新引领警务,科技助力民生着力点,以“精细化”健全治理标准,宝岗派出所打造出“宝岗微警”、“五防体验馆”、“公民警校”等响亮名片,辖区刑事治安总警情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市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近年来,以宝岗派出所为代表,深圳公安围绕改革驱动、创新引领,运用“块责任”理念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将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深圳“第一工程”来抓,推动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下移,相继涌现出基层力量整合的“同胜”模式、基层综合治理的“景乐”模式、基层基础建设的“南园”模式等,探索出深圳公安的“枫桥经验”。
构建新时期警民融合新平台 实现矛盾纠纷精准调处
宝岗派出所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辖区管辖人口达22万,涵盖近两千家各类企业,流动人口占据主流,出租屋达13.7万间,加之位于多区交界地带,治安形势复杂,防控压力大。
面对辖区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防控压力,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宝岗派出所以创新引领警务,科技助力民生为着力点,以“精细化”健全治理标准,通过“一站式、花园式、开放式”的思路改造功能区设置,给办事群众带来全新的体验;通过深化社区警务平台应用,用“信息化”提升治理效能,相继打造出“宝岗微警”、率先建设5G警务室、“五防体验馆”、“公民警校”等响亮名片。
其中,宝岗派出所依托龙岗分局“深圳龙岗警营”微信公众号,建立起24小时在线的微信派出所“宝岗微警”,全天候为群众提供微信报警、业务咨询、网上办事、反诈骗宣传等服务,实现民警和群众线上交流“零障碍”,以及警民互动的“秒级”响应,同时也成为除了110、到派出所外的第三个警民沟通渠道,构建起新时期警民融合的新平台,也成为辖区的一张名片。
除推出“宝岗微警”外,宝岗派出所借助辖区企业的信息技术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型警务模式,警务质效提升效果显著,比如活用警务云终端“深云”平台,实现了台账随手翻、意见随手提、数据随手查,极大地提升了基层警务的工作效率。同时向科技化借力,建成了视频门禁系统,针对性解决辖区出租屋众多带来的管控难题。
此外,宝岗派出所还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灵活组建了一支社区矛盾调处队伍,将平安创建触角延伸到社区基层,这支队伍中,有1000多名企业“矛盾调处信息员”,也有100多名出租屋矛盾、邻里纠纷的信息排查员,结合龙岗区“驻所人民调解”机制,同时聘请辖区老年人协会主席担任义务调解员,助力提升基层矛盾调解水平。据悉,以“矛盾调处队伍+调解平台”,如今宝岗派出所初步做到了“哪里有纠纷,就把调解工作做到哪里”,实现矛盾纠纷的精准调处。据统计,近三年,宝岗派出所共计调解矛盾纠纷2300多宗,调解率达97%。
疫情发生后,深圳公安全警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作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宝岗派出所,也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全体警力集结上岗,合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调解处理各类涉疫矛盾纠纷,助力辖区疫情防控平安稳定。
涌现多个基层治理典型模式 “枫桥经验”在基层生动实践
2019年3月,公安部印发《关于全国公安机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意见》,进一步部署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国公安机关开花结果、落地生根。近年来,深圳公安创新探索出深圳特色的“枫桥经验”,以宝岗派出所为代表,相继涌现出一批在基层治理方面探索创新的典型模式。
提起龙华景乐南北片区,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它还有另一个流传较广的名字“三和”。2005年前后,因毗邻大型企业,劳务用工需求量庞大,以三和人力资源公司为代表的数十家职介机构陆续进驻,逐渐形成了招聘普工的“职介一条街”。经过十多年发展,景乐南北片区也成为全国普工劳动力市场的“集散地”,随之而来的,则是在“三和大神”群体中普遍性存在的买卖身份证问题,不少人为了获取报酬自甘成为诈骗公司的法人,黑网吧、旅馆也存在严重的消防和治安隐患。这也让“三和大神”在互联网上为众多网民所诟病。
2017年,深圳公安联合龙华区委区政府,开展景乐南北片区治安攻坚治理行动,从整合社区执法力量,构建社区立体防控体系,开展治安、消防隐患大排查等多角度入手,多措并举开展景乐南北片区综合治理工作。目前,景乐南北片区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业已探索出基层综合治理的“景乐”模式。
而在龙华大浪街道的同胜社区,早前社区存在出租屋多、流动人口规模大、工业企业密集、社会治安复杂、基层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深圳公安牵头街道等多部门,整合基层资源,打造隐患排查、上报、分拨、处置闭环流程,创新出租屋管理模式,健全责任体系,探索出一套基层安全治理的“同胜模式”。如今,社区隐患闭环管理平台顺畅运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大安全”工作格局,打通了基层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又如在福田区水围社区,围绕社区人口集中、楼宇密集、商铺众多,治安、消防工作压力较大等现实问题,福田分局试点推行落实“消防主体责任试点社区”模式,突破城中村建筑属性复杂导致的相关职能限定,将城中村消防问题全范围纳管、全链条监管,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村规民约等手段,理顺消防责任关系,在城中村消防治理工作上破局开路,成效显著,形成了城中村消防监管的水围模式。
盯住源头,创新驱动,解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深圳公安将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深圳“第一工程”来抓,推动警力向派出所下沉,相继涌现出基层基础建设的“南园”模式,以及目前在全市推开的基层力量发动的“义警”模式等。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治理关乎百姓安全,我们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是要盯住源头,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随着以宝岗派出所为代表的系列典型基层治理模式的不断涌现,深圳特色的“枫桥经验”也不断落地开花。以基层综治力量整合与科技信息化双轮驱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解决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圳公安又探索出特区基层基础工作的“枫桥经验”。
统筹:徐全盛
文:徐全盛 图:徐全盛
制图:陈欣 肖美连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