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名师陈冬平评析今年高考作文题:写作教学在向着交际性和实用性回归

不少考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与此前准备的题目不一样,有些出乎意料,也有很多考生表示难度不大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何思敏 吴灵珊 伍曼娜 07-08 01:15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序幕,深圳中学考点,开考前走向考场的考生。 

深圳福田中学,2020高考开考前,老师与学生一一拥抱。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序幕,深圳中学考点,开考前考生和家长拥抱。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序幕,深圳中学考点,开考前走向考场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语文题目要求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一个最有感触的写一篇发言稿。有不少考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与此前准备的题目不一样,有些出乎意料,有的人甚至花了半小时去构思。也有很多考生表示难度不大,发挥得不错。

“本来准备的是疫情和科技题目”

育才中学考生罗文颖是最早几个走出考场的考生之一。她介绍本次语文考试作文题是在三个古人中选取一个感触最深的写下自己的想法。“感觉不是很难,但是之前准备的疫情的内容都没用上。”

华胜实验学校高三考生路同学告诉记者,高考作文题目自拟,从春秋时期齐恒公管仲鲍叔牙三位人物中自挑一位人物进行写作,文体是演讲稿。路同学表示,今年高考作文题在他意料之外,“我准备的都是这次疫情,还有科技的。”

“大家都猜是抗疫作文,所以高考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让大家猜中!”福田中学考生表示,自己觉得语文科目挺简单的,这类作文题材自己之前也有练习过。

深圳中学考点一学生告诉记者,自己对作文题目“非疫情”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此前几次模拟考都考到了疫情的题目,所以大家都想过作文题可能不是疫情。但这个考试题目确实还是让人比较意外,该考生称自己花了40分钟左右写完作文。

也有同学对这个题目感到“摸不着头脑”,一名同在深圳中学考点的女生告诉记者,自己大概构思了半小时才下笔,最终也没有写完,“这是我第一次没写完作文”。

喜欢历史的理科生认为“写得还可以”

福田中高三三班的一名学生表示,今年语文科目对自己来说毫无难点,作文也写得十分流畅,从审题、构思到成文用了40分钟左右。

“没有考疫情相关内容,我是预料到的。”罗湖高级中学考点的罗高刘同学表示,对于作文会不会考热点,他也有自己的判断。刘同学说,他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是很喜欢历史,相关史实比较了解,“作文写得还可以。”

在罗湖高级中学考点,罗高的考生李同学表示,他看过很多与作文材料相关的史记内容,对作文材料前后背景都有了解。他说从材料中感受到,不世之人可以立不世之功,因此他的高考作文立意是希望身边的人都可以成为非常之人,立不世之功,写下绚烂的一笔。

福田中学高三14班班主任李老师介绍,今年中考作文题目“比较稳”。今年的作文写作是情景写作,是学生比较习惯的,“学生都是满面笑容出来的,老师也是长舒一口气”。

福田中学考点有家长表示,作文题材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听学生反馈语文考试比“深二模”简单一些。

  名师评析

语文高级教师:

发言稿形式全面考察考生协作能力

要求考生们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情理交融,论证充分。考生们要学会适当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一来可以体现考生们语言表达,也就是讲故事的能力;二来可以展示考生们思维发展,也就是说道理的能力,这也就是从出题人角度,全面考察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写作教学中关于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的写作能力,及对人物、对事件的认知。

语文高级教师陈冬平:

“写作教学在向着交际性和实用性回归”

对于深圳学生遇到的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深圳市桂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点灯人”校园阅读推广人陈冬平老师做了评析。他认为,此次高考作文题是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跟去年全国Ⅰ卷作文题写一篇演讲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表示,此次高考作文题给了这样的启示,即“高中写作教学,也包括小学、初中写作教学都在向着交际性和实用性回归”。

破题:

齐桓公的气度 鲍叔的胸襟 管仲的忠诚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一是题型基本保持稳定,有利于考生们复习备考;二是在检测高中写作教学突出交际语境写作方面有着良苦用心;三是所给材料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给了考生充分的发挥余地。这个作文题,我觉得出得很好。

就题目所给材料来看,既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一道现实考题。我们常说,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他们三个人都在历史舞台上“出演”过生动、形象、出色的“好戏”,这三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比如:齐桓公的气度,对待管仲曾经对他的不敬、无礼既往不咎;管仲的忠诚,服务一主竭忠尽智效忠一主;鲍叔的胸襟,甘愿位居管仲之下却毫无怨言,等等。他们三人,相互选择,相互成全,共同完成了一番“伟业”。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信息。这些,都给了考生们自由“选择”和充分“发挥”的广阔空间,不论从哪个人着手,还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相信考生们均可言之成理,沛然成篇。

启示:

立足实际生活需求,体现知行合一

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时政性强,关注度高,既要适度关切和回应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语文学科尤其是写作教学育人的导向要求;又要对高中写作教学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体现写作教学从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到交际语境写作的写作教学范式的变革,也就是,高中写作教学,也包括小学、初中写作教学都在向着交际性和实用性回归。

2019年写一篇倡议书,2020年写一篇发言稿,还有如写一封书信等等,都是特定的交际语境下实用性强的文体。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写作实践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体现知行合一。

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话题设置的经典型和开放性,切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选拔性考试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这个话题由即将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的高三毕业学子来阐述、来言说、来论证,我觉得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在巧妙回应教育的目标、任务,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这道作文题,也在考察考生们的阅读、表达与思辨。如果考生们平日里喜欢阅读,而且阅读的范围相对广泛,熟悉历史典故,自然成竹在胸。

体裁要求:

学会适当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从表达与思辨角度讲,“发言稿”的形式要求考生们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情理交融,论证充分。考生们要学会适当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一来可以体现考生们语言表达,也就是讲故事的能力;二来可以展示考生们思维发展,也就是说道理的能力,这也就是从出题人角度,全面考察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写作教学中关于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的写作能力,及对人物、对事件的认知。

总之,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一是很好回应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导向;二是较好体现了写作教学向实用性写作回归的目标要求;三是照顾到了广大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应试实际;四是可以充分检验高中学段关于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全面考察考生们的知识积累、综合素养、认识水平、表达能力。

  老师爱心

比哆啦A梦还操心的90后男老师

做出了感人的“记忆面包”

7月6日高考前夕,通宵为学生们准备了惊喜。龙城高级中学高三14班90后班主任陈伟锋老师是一名物理老师,7月5日,陈老师花了一个通宵,用巧克力奶油做了记忆面包,作为第二天的早餐,给班级里每个学生发一片。陈老师制作的,是叮当猫同款记忆面包,他希望学生们“干掉它,牢记所有公式。”也祝所有考生“题题”会做、“科科”顺利。

考前一个月就有了创意思路 做现实版的记忆面包

作为高三的班主任,陈老师很想在高考前夕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希望学生们高考的时候心态更放松。“大概是考前一个月就有思路了,想到面包新鲜,所以就到考前最后一天争取做好。”陈老师觉得,亲手给孩子们做一个礼物作为祝福会比较有诚意。在偶然看到叮当猫的记忆面包后,他觉得或许可以有一个现实版的记忆面包。

原本陈老师想自己制作面包,再在面包上手写公式。由于高三老师时间比较紧,高三班主任工作更加繁忙,早出晚归的陈老师没有时间自己做面包,所以去买了面包,借用蛋糕用奶油写祝福语的形式去写字。在购买奶油的时候,陈老师跑了好多家面包店才找到愿意卖奶油给他的店。

陈老师介绍,他喜欢烹饪,但是甜点是第一次做。“第一次做,我以为很简单,但是发现用巧克力奶油写字还真不容易。”

凌晨1点开始制作 早晨偷偷放在学生课桌

“我的工作刚刚开始,给学生准备50份记忆面包。”7月6日凌晨1点,陈老师在龙城高级中学高三14班的家长群展示开始制作记忆面包的场景,表示要与学生共同奋斗到最后。

7月6日凌晨5点39分,陈老师在家长群介绍50份记忆面包已经完成。“赶在高考前完成,希望给学生带来信心!我的护考工作尽心尽力了!”之后,陈老师将面包装袋打包,赶在学生还没到课室之前,发到他们的桌面上。

“其实很遗憾我没有看到学生们看到面包那一刻的画面。”陈老师介绍,因为通宵把面包做好了之后,他就马不停蹄的往学校赶。陈老师赶到学校是6:30的时间,因为那时学生刚刚起床还没有到课室,他就偷偷地把面包放在每一个学生的课桌上。

“放在课桌上后,我就回办公室稍微休息了一下。”等到7:30之后,陈老师才到课室去看,那时候很多学生都已经收到了记忆面包,纷纷议论这个惊喜。学生们一见到陈老师,就跟老师确认是不是他做的,了解情况后学生们都激动。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感动,陈老师还及时让他们平复情绪,以免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记忆面包制作,全程是陈老师一个人完成的。他选择在面包上写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学科必修一到选修3-5的考试要点。“之前我也给学生亲手写过这些公式,这次希望学生们考前要多看看,用面包筑成他们的形象记忆的基础,这样的方式往往比冰冷的试卷来得更加直观和高效。”陈老师说。

怕影响学生考试 提醒学生可以不吃

“我会提醒学生不是当天吃,不要吃坏肚子影响考试,可以当晚再吃或者索性不要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陈老师是通宵为学生们准备的面包,但是他也提醒学生不要当天早上吃,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饮食。

感动、优秀……对于陈老师的暖心举动,家长们纷纷点赞。“满满的爱心,真用心。”“阳光、帅气、正能量满满的,最温暖的老师!”“感恩有您陈老师,相信孩子们会铭记终身的。”

陈伟锋老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这是他成为教师的第6年,高三14班是他带的第三届高三学生。他是龙城高级中学物理教师、龙岗区骨干教师、龙岗区优秀教师,个人荣誉上,曾获深圳市高考模拟命题大赛一等奖、两届市微课制作大赛一等奖、市教育云项目教学应用优秀课例,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所带班级曾获市特色班集体,指导学生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统筹:南都记者 朱倩 采写:南都记者 何思敏 吴灵珊 伍曼娜  蔡宇晴 贺如妍 谢萌 谢粤蕾 焦明梁 朱倩

摄影统筹:南都记者 霍健斌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 顾威 霍健斌 黄铭涛 许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