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园能否建森林幼儿园?让孩子们玩耍、求知”
就人大代表建议城管部门解释,用地性质不同,需提出用地需求由相关部门调整用地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深圳能否利用市政公园建设森林幼儿园?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近日解释,在市政公园建设幼儿园,公园用地性质将改变。绿地、林地、基本农田等调整为居住用地,须由土地规划部门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并按照程序进行调整。由于职能不同,建议由教育部门提出用地需求,土地规划部门根据规定,调整用地,再由各区落地实施。
人大代表
市政公园建森林幼儿园有优势
到2019年9月,深圳已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已建成“千园之城”的深圳能否利用市政公园建设森林幼儿园?面对幼儿园紧缺的现象,今年深圳“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杨瑞提出这一建议。
森林幼儿园就是把幼儿园建设与城市森林绿化完美结合。目前在欧洲、日本等地有种学前教育正在流行,即“森林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室外活动或到周边森林近郊游,孩子在森林中通过“玩耍”、“观察”、“实践”等方式去提问、思考及获取答案。
杨瑞认为,市政公园可建森林幼儿园,一来市政公园市民游玩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以后和周末,与幼儿园开园时间正好错开。二来市政公园不存在土地和建筑物产权纠纷等。杨瑞建议,深圳市城管部门尽快启动在离住宅区和办公楼宇近的大中型市政公园,利用市政公园中裸露部分,比如健身区、游乐区,采用装配式建筑,加建森林幼儿园。对正在招标的中心公园重新开标,要求加入森林幼儿园元素,建设全球一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中心公园!
城管部门
需提出用地需求并调整用地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介绍,深圳始终将教育设施作为城市规划和用地供应工作中的优先保障对象。2017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修订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将幼儿园学位配置标准提高了21%。
截至2019年底,根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统计数据,深圳法定规划共规划幼儿园1860所,比上一年增加了101所。公园用地包括有绿地、林地和基本农田等,幼儿园用地是居住用地,两者用地性质不同。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禁使用基本农田和林地作为建设用地;深圳2005年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对深圳林地、基本农田、公园绿地等几类土地进行了严格的管控。2016年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规定:“非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调整、市级以上重大建设工程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需要,原则不得调整绿地,因调整绿地范围控制线减少规划绿地的,应当补偿新的规划绿地”。如果在市政公园建设幼儿园,公园用地性质将改变。绿地、林地、基本农田等调整为居住用地,须由土地规划部门依据政策法规,按照程序调整。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提到,由于职能不同,如果全市幼儿园建设确定满足不了入园需求,建议由教育部门提出用地需求,土地规划部门根据规定,调整用地,再由各区落地实施。
链接
“森林幼儿园”理念融入课堂
坪山区聚龙山生态公园生态优美,此前大胆尝试引进以色列Stem课程,开展推行6科融合的“Steam”课程实验,经过三年实践初具成效。以后可将“森林幼儿园”的探索式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引领孩子探索自然,培养创新能力,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