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拓宽思路 多措并举 破解宝安“停车难”代表有这些建议

省、市、区人大代表专题视察宝安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情况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津津 11-06 01:20

省、市、区人大代表专题视察宝安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情况。

10月29日下午,宝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30余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宝安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情况专题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志彪,副主任赵俊平,副区长蔡凡参加活动。

近五年来

宝安区新增各类停车泊位19万个

活动中,代表现场视察了铁仔山公园停车场配建情况以及甲岸智能立体停车库、44区停车场立体车库、创业天虹商场地面停车场运营情况。由于历史原因,宝安区停车场规划建设不足,“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截至2019年底,宝安区机动车保有量约为86.6万辆,停车泊位需求总量约为109.8万个,但供给总量仅为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一。“停车难”成为制约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成为影响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问题。

座谈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区发改局、宝安交通集团先后汇报宝安停车场规划建设情况,并简要介绍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计划。为加快解决“停车难”问题,2016年10月,宝安区政府印发了《宝安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方案实施5年来,宝安区新增各类停车泊位19万个,包括社会投资停车位15.5万个,政府投资停车位3.5万个,一批立体停车设施、“宜停车”泊位已投入使用,但与市民的停车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破解“停车难”

代表提出加快出台停车设施规划等建议

围绕破解“停车难”问题,人大代表们提出了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出台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提高停车场项目审批效率、坚持集约用地充分发掘和利用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建立停车泊位智慧管理平台、加强绿色出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点区域停车设施需求、整治占用公共停车位乱象等一系列意见建议。

蔡凡表示,宝安在早期开发时以工业区和“城中村”为主要城市形态,随着近年来辖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停车泊位建设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亟须“补课”“补缺”。接下来,区政府将抓紧指导、加强推进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时出台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并充分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有效改善宝安“停车难”问题。

四项建议

多措并举解决好难题

张志彪表示,“停车难”问题事关宝安城市管理、社会运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开拓思路、多措并举、穷尽办法,全力以赴解决好这一难题:一是既要提高思想站位,更要工作落实到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敢做敢为的担当、善做善成的效果,不断满足城市文明建设和群众出行的需求。二是既要不再欠上“新账”,更要尽快补上“旧账”。新建的住宅、商业以及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停车位能按高标准配建到位,确保不产生新的“停车”问题。同时,要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养,最大限度地深挖潜力,不断扩大车位供给。三是既要利用好地面空间,也要利用好地下空间。要大力推广立体停车库建设、统筹规划地下停车场、切实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四是既要加大政府投入,更要鼓励社会投资。要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在未来五年内有序推进解决“停车难”问题。同时更要给政策、让空间,大力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建设。五是既要抓好车位建设,也要加强停车场所管理。要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优化停车场管理,坚持以法治思维治理停车乱象,管细、管实、管严,确保公共停车资源得到高效使用。

张志彪强调,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杭州等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成功经验,有些做法可以直接复制到宝安成为工作举措,有些可以结合宝安实际再作创新优化。宝安各级人大代表要通过“参与式”监督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到交通规划建管专题工作关注组中,主动了解工作情况,深刻掌握工作实际,切中肯絮提出更精准、更高质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也将持续关注、大力支持,并推动最终解决“停车难”问题,让宝安的城市管理和文明更加规范有序,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惬意,助力宝安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锋样板城区。

采写:宝安通记者 蒋津津 通讯员 徐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