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纯”字一字值千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点赞宝安中医药事业

走进全国首家以纯中医治疗为手段的医院,揭秘该院传承中医药技术的同时,创新探索“纯”中求“精”,致力打造中医药品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童 11-06 02:18

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 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张春红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 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医师给患者进行治疗。

2019年10月25日,岭南中医药文化走进法国巴黎,广东省中医药专家们的报告得到热烈反响。接受中医正骨义诊治疗的华人周帆,被按压揉搓加针灸,疼得嗞哇直叫。然而十分钟后,她走了几步,感觉踝骨骨折的右腿比左腿还轻松。一旁的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筹建负责人徐庆十告诉她,“过两天会更好。”果然,在两天之后,脚踝处的疼痛感神秘消失了。被脚踝骨骨折困扰了一年的周帆,终于甩掉了拐棍。

“中医正骨太神奇!”周帆对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骨伤科主任齐伟的中医治疗手法啧啧称赞。同样感受到纯中医治疗力量的,还有于今年10月23日率队参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他对宝安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点赞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令人震撼,‘纯’字一字千金、掷地有声”。

作为全国首家以纯中医治疗为手段的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于2019年3月18日正式开业。这家“新开张”的医院,不仅运用传统中医药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检查检验技术开展诊疗活动,纯中医治疗率达到95%,更是以精湛的中医治疗技术收获了无数病人的点赞。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医院,深入探索这家医院是如何以“疗效为王、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和活力的秘诀。

  A

  “纯”中求“精” 贯彻“纯”中医思维 “宁可看少看精看透”

“都说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我算亲身体验了一把。”周帆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发布在了朋友圈,引得数位朋友的“求医”“求诊”留言。

自2019年1月脚踝骨骨折以来,周帆在法国做了80余场康复,其中53次住院治疗,每场收费1000欧元,共花费5.3万欧元,但收效甚微。法国骨科医生甚至说她的病十年也好不了,绝望的她因此跟法国医生大吵一架。

对此,齐伟解释,结构决定功能,手脚不在正确的位置就不能很好地工作。损伤会造成结构的变化,有的变化很细微,正骨复位就能解决疼痛,使功能恢复。“西医治疗是哪里痛搞哪里,中医治疗是从整体结构去研究它。”,中西医是各有所长的,只是治疗方法上不同。

“人是统一的整体。”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肺科主任医师张显惠表达了同样的见解。张显惠表示,常常有人久咳不愈,服下许多消炎药,但仍未见好,转而看中医,最终痊愈。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中西医是两套体系,思维不一样。而我们纯中医治疗,‘纯’就‘纯’在中医思维。”张显惠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医院融合了现代先进医学检测手段,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中医思维方式、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没有变,理念上还是一脉相承。在诊断手段上,“望闻问切”依旧是中医的传统手段,但显微镜、内窥镜、X光等各种医学设备能够有力提高诊断准确率,帮助医生更好确定病情对症下药。为了帮助病人更好更快康复,中医自然不会摒弃科技手段。例如砭石曾经是最原始的针灸手段,后来冶炼技术发展了,中医则使用银针为病人针灸,这便是立足传统但又与时俱进。

对于“纯”的贯彻,不仅在门诊如此,在住院部也是如此。“中医住院部会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体质选择不一样的治疗手法。”主治医师邹燕梅表示,对于一部分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湿体质,且体质健硕的病人,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的医师们往往通过铜砭刮痧来达到降血压的效果。

除此之外,医院还设有体质辨识仪,前来就诊的病人可通过看“舌相”“面相”、把脉和信息搜集,来辨识自身属于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九种体质中的哪一种,更好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再对症下药。

不仅追求“纯”,更追求“精”。尽管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才开业一年多,但因疗效之好,全国各地的病人纷至沓来,不少名医诊疗号一号难求。

齐伟从长春来到深圳,他的病人就从长春追到深圳;一位来自广西的病人在网上搜到齐伟的就诊病例,正准备前去长春,却发现齐伟已到深圳出诊,于是转而来深圳。经三次治疗后,折磨了他几十年的偏头痛终于痊愈了。

齐伟表示,有时一号难求,并不是因为患者多,而是因为看得细,常常半小时看一个患者。“宁可看少看精看透,也不多看弄得稀里糊涂。”齐伟说。

据记者了解,开业一年来,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服务患者64258人次,医院治疗有效率超99%、回访满意率超95%。

  B

  下沉服务社区 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将中医特色技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是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持续进行的品牌民生工程,除了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上门提升人们的中医药素养,是该项服务的另一个目标。

该院经常性开展“中医药送健康”“义诊进社区”活动,为居民进行健康义诊,医务人员将耳穴压豆、针灸、刮痧等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带到社区居民身边。在体验过这几项技术服务后,有居民表示,今后将主动地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并将所学中医药知识分享给亲朋好友。

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继续下沉医疗资源,通过推广、普及中医药知识、技术,让人们在“看得见的事实”中受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中医药素养。

截至今年3月,据统计,该院已开展“中医药送健康”“义诊进社区”系列活动30次,受益群众1.5万余人。

不仅如此,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立即组织张显惠主任、梅全喜教授等院内中医药专家,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因,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以益气健脾、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制定“宝纯”防瘟九味饮和防瘟九味香囊用于预防流感。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想到了这个药。”1月21日,作为湖北武汉人,74岁的张显惠心系家乡,依据从医几十年的经验,写下“宝纯”防瘟九味饮药方初探,并在内部网站上与各位医师们一同探讨。他表示,虽然不能到前线去,但希望中药能在抗击疫情中贡献一份力量。

据悉,在疫情期间,该院供应防瘟九味饮给宝安、南山、龙华三个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线抗疫人员以及华润、勤诚达集团等企业共计70734人份141467包;共制作防瘟九味香囊700余袋,用于院内医务人员日常佩戴和赠送来院患者,充分发挥中医药显著优势加强保护医务人员和普通在院患者的健康安全。

  C

  引进高级人才 加强骨干培训 学校教育和社会培养联动

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他就是闻讯而来的人。2019年3月,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正式对外开诊,当年6月,一直想做纯中医的齐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参加招聘。

“我认为中医要做好,就是得把属于中医能做的事一定要弄清楚。”齐伟坦言,自己就是为了实践纯中医治疗而来深圳,无论如何艰难,都会坚定地走下去。

除此之外,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通过柔性引才,建立与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名医名家“一对一”沟通机制,省级及以上名中医7人,国医大师金世元、石学敏工作室,全国名中医武连仲工作室,省名中医王启梁、李赛美、蔡小平、符文彬工作室纷纷落户该院。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定向猎聘,重点网罗”方式,截至今年3月,该院全职引进博导、硕导10人,省级名中医2人,在职引进员额职工154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10人、硕士54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29人。

为了加大科学育才力度,医院确立了由高年资医师“一对一”帮扶青年住院医师的培养方案,不断加大中医师人才储备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安排护理骨干参加专科护士培训、深圳市中医护理管理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有力培养中医护理中坚力量,全年共开展组织急救技能、院感等培训活动超40次。

医院还经常性组织召开临床医技人员各类交流座谈会,包括“金点子”座谈会、创新发展座谈会、青年医师座谈会、综合病区专题座谈会等,组织青年医师加入“号、群、圈、友”社群营销的行列,建立全院患者群,定期宣传医院最新动态和治疗案例,为医院公众号撰写科普文章,并形成了青年住院医师管理高年资医师患者群模式。

“中医要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医院培养都应联动起来。”,在学校教育方面,他认为在学科分类上,基础理论一定要夯实,中医各学科在本科期间应该统一打基础,到了临床阶段再分科。“现在这里面的问题是,我们把基础打得太散了。但其实应该统一打基础,本科都不应该分科的,专业分太早了是不利的,应该都学完了之后,到了临床再分专业。”

而在社会培养方面,他认为应该继续沿用中医传统的师承模式,这与平常所理解的西医中的“实习”并非一个概念。并且,他表示,跟诊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从本科开始。

齐伟表示,现在医院所招的刚毕业研究生,到院后立马跟诊,跟上一年两年之后,老师认为可以出诊了,且出诊半年后,患者量能增加,就可以继续出诊,这时候就表明已经独立了。但如果出诊半年还不行,就回来重新跟诊。“跟诊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实从本科的时候就应该来跟诊,跟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就是师傅带着徒弟那种,相当于师承。”

  D

  以专科建设为抓手 确定学科布局 着力打造中医药品牌

该院以专科建设为抓手,推动科学化、规范化发展,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确定了中医药“5+5+3”学科布局:包括住院部的针灸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内科5个优势学科,门诊部儿科、皮肤科、治未病中心以及国医堂、国际港澳台中医师诊疗部5个特色科室,中药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中药临方制剂室、中药临方炮制室3个中药工作室。

目前,针灸科以张春红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及住院医师为主要力量,组建了集门诊、住院、治疗为一体的34人学科团队;药学部以梅全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规划建设构建药剂科、临床药学科、制剂科、研究检测中心组织架构;省重点专科骨质疏松科室建设持续推进。

截至今年3月,医院专家发表(包括已录用)中药研究论文共18篇,其中3篇SCI,9篇中文核心,6篇科技核心,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研究发展。药学部学科带头人梅全喜主编的5本中药学著作相继出版,为促进中药临床应用、道地药材和名贵药材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医院承办的“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中药炮制经验传承学习班”获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9年深圳市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获批立项。

同时,该院成为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深圳市中医男科、中医肿瘤科、中医老年病科医疗技术专业联盟,《中医杂志》理事会等中医机构会员。

据透露,该院还将加快实施科研管理制度及奖励措施,积极推动在临床、药学、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科研立项;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中医药院校及其他海外权威中医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建设成为其非直属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开展中药膏方、丸剂、胶囊、散剂等中药传统制剂的临方制剂加工生产工作;开展中医古籍名方医案征集和出版,编印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系列丛书。

(注:文中周帆为化名)

04-05采写:宝安通记者 蒋津津 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