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中科院深理工亮相高交会 将办成“中国最开放的大学”

选址光明科学城,首届本科招生预计300人左右,是中科院在国内设立的第四所大学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朱倩 11-12 00:00

预计将于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首届本科招生预计300人左右。 受访单位供图

南都讯 记者朱倩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以下简称“中科院深理工”)11月11日在第22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全面亮相,它选址光明科学城,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位于光明区内滨海明珠工业园的9.5万平方米作为中科院深理工的过渡校区,预计将于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首届本科招生预计300人左右。

中国科学院携手深圳市

在高等教育建设上先行先试

中科院深理工是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后,中科院在国内设立的第四所大学,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在高等教育建设上先行示范的有力尝试。中国科学院携手深圳市,共同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教基础,整合中国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力量,建设这所高校。

“过去深圳是经济特区,现在定位是先行示范区,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是经济要先行,而是对多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高等教育就要走出新路,要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要为我国人才培养链条提供新的解题方法。”中科院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在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时表示。“中科院深理工不是从0开始,是有‘根’有‘魂’的,它是在深圳先进院14年的体制机制和研学产资的成果上‘长’出来的,二者是深度融合的关系。”

深圳首个科研“国家队”再开花结果

深圳先进院作为深圳首个科研“国家队”,历经14年的发展,已经打造出科研、教育、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微创新体系”。它不仅做源头创新的“生力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更致力于成为培育创新科技人才的“乐土”。深圳先进院2020年度国家自然基金新增杰青一位,新增优青人数深圳第一,博士后科学基金获批人数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科研院所第一。

目前,深圳先进院汇聚735位海归、428位研究生导师,培养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5位博士后、9000余名研究生,9个研究平台、近百个实验室,累计输出人才1.3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科技创新上先行示范的有力印证,也为建设中科院深理工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我们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大学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有利于‘0-1’发明发现的科研环境,与产业无缝接轨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建立‘三院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专业、年级、背景的限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训练,培养有产业意识的科学家,有科研意识的企业家。”樊建平表示。

六大优势学科领域

围绕“新基建”重点领域设置

在学科设置上,中科院深理工瞄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围绕“新基建”重点领域,布局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药等六大优势学科领域。首批开设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5个专业,相应设立工程生物、生命健康、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等六大学院和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生物医药等六大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形成涵盖理、工、医、管等门类的学科体系。

据了解,中科院深理工目前全职教职人员均具备博士学历,其中60%具有海外经历,拥有包括中国和发达国家院士6人、国家杰青10人、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依托深圳先进院获批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总计1200人次,并“整团队成建制”引进32支创新团队,建设2个诺奖实验室。

中科院深理工将办成一所中国最开放的大学,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大学。

——中科院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

樊建平

中科院深理工将办成

一所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大学

基于“三院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科院深理工将打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粤港澳合作及国际化办学三大特色。在科教融合方面,以一流的科研机构支撑拔尖人才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与集成创新,贯通E(工程)—T(技术)—S(科学)创新发展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构建“-1-0-1-N”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构建大学与企业双向流动机制,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管理基础、创业基因”的复合型人才;在粤港澳合作与国际化方面,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计划引进30%的国际师资,20%的国际学生队伍,设立国际化课程体系,与国际一流高校密切合作。

践行“知行合一,理德正行”的育人理念,中科院深理工将持续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理工为基,科学引领,培育兼具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梦想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公办高校的建设路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性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樊建平表示,中科院深理工将办成一所中国最开放的大学,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大学,“我们希望那些想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的青年、想成为商业领袖的青年,选择我们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相关新闻

两知名学者受聘学院院长

南都讯 记者朱倩 11月11日下午,两知名学者受聘中科院深理工生命健康及药学院院长。

会上,中科院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向前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商界代表伍淑清颁发中科院深理工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聘书,向IEEE Fellow、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伟颁发中科院深理工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书,向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脑研究中心终身教授王玉田颁发中科院深理工生命健康学院院长聘书,向深圳先进院首席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学和实验医学系终身教授陈有海颁发中科院深理工药学院院长聘书。

今年10月,中科院深理工向社会公众发出首封“求贤令”,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生命健康领域有高学术造诣或潜力的英才。樊建平表示,中科院深理工将继续坚持“全球招聘”战略,筹建期六个学院的院长将陆续到位,大学各院系正在依托深圳先进院推进高端人才的招聘工作,未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更加强劲的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