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福田香蜜湖片区清拆违建50万平米

年底新金融中心项目开工,全区开启“天眼”查违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馨怡 11-19 00:00

香蜜湖片区综合整治于今年9月完成违建拆除工作。

11月18日,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局长吴强华出席“福田发布”时表示,福田区已累计治理违建375万平米,并创下了近年来全市没收“违建实物个案面积最大”纪录。颇受关注的香蜜湖片区综合整治也于今年9月完成违建拆除工作,累计清拆违法建筑约50万平方米。香蜜湖片区新建项目预计将于年底开工。

如今,福田全区还创新开启了“天眼”查违建的方式,利用科技手段实时捕捉违建苗头。只要监控区域的建筑物增高20厘米或者平面拓宽20厘米以上,软件系统就会自动识别为疑似违法建筑。

一大厦违建实物被没收面积超过一万平米

作为福田区政府直属行政执法机构,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接受辖区内规划违法行为和土地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查处辖区内规划违法行为和土地违法行为案件。

近年来,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先后查处了花卉世界、香蜜湖度假村等多宗在市区具有重大影响的违法案件,震慑效果明显,多年来均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违法建设治理任务,累计治理违法建设建筑面积375.74万平方米,其中今年通过执法拆除、城市更新、建设用地清退等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治理违法建设建筑面积66.77万平方米,提前4个月完成治理任务,实现了存量违建“负增长”。

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通过不断创新执法模式,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严防严控新增违建,确保违建“零增量”。同时,做好部、省、市各级卫片图斑的核实和查处工作,今年审核录入卫片图斑信息185宗,均依法依规处理;积极清理违法临时用地,今年清理违法临时用地23宗,面积约4.4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实行了1+1+N违建没收方案,近期刚刚完成的某大厦违建实物没收面积达10897.16平方米,创下近年来全市没收违建实物个案面积最大纪录。

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也可有效震慑违法建设行为,福田区全年累计罚款及没收违法收入逾3亿元;实施拆违经费追缴,成功追缴了两宗拆违经费41.4万元,其中追缴天泽花园拆违经费31.7万元,为近年来全市追缴拆违费用额度最大的案例。

原特区内首宗公共配套历史遗留建筑确权

推动历史遗留建筑处理工作,也将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等城市发展突出问题。2019年12月底,梅林街道下梅社区围面村配电房拿到《深圳市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证明书》,福田区第一宗历史遗留建筑确权工作圆满完成,同时这也是原特区内第一宗公共配套类历史遗留建筑确权,为今后开展确权工作铺平了道路。

吴强华表示,今年以来,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积极寻求路径解决历史遗留建筑难题,牵头了一项区委区政府重大调研课题《探索高质量解决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路径研究》,深入剖析城中村建筑问题现状,研究制约城中村升级改造的因素,探索高质量、高效率解决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政策和路径。

香蜜湖片区违建拆除完毕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高质量打造香蜜湖城市新客厅”的部署,2019年福田区打响香蜜湖片区综合整治攻坚战。

截至2020年9月,香蜜湖片区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累计清拆违法建筑约50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建筑侵占土地135万平方米,完成了深圳国际交流中心、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土地清理任务,实现“零暴力抗法、零极端事件、零安全事故、零政府赔偿、零行政复议、零诉讼败诉”,为打造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快速腾挪空间创造了条件。吴强华透露,香蜜湖片区违建已全面拆除完毕,上述计划新建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底开工。

为助力民生工程落地,有效推动宜居环境建设,该职能局坚持查违先行,为民生发展保驾护航。现场,吴强华举例表示,今年该局清理地块23块,其中一块临时用地现作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楼新建及内科医院楼修缮项目临时用地使用,四宗临时用地将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福田学位紧缺问题;位于园岭街道的鹏峰八卦岭汽车城为过期临时建筑,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规划为小学用地,但一直未能整体清理移交。该局联合园岭街道多次约谈承租方宣讲政策,促使其从“不愿拆”到“配合拆”再到“主动拆”。目前,该地块正在开工建设荔园小学(东校区)。

建筑物增高20厘米“天眼”即可识别

2016年,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率先将无人飞行技术和三维测绘、分析专业技术综合运用于违法建筑监察工作,实现对疑似违建的自动识别、智能监管。该技术相当于给违建巡查工作安装了“天眼”,全面监控违建形势、精准测绘违建面积、及时发现新增违建。

据了解,“天眼”的运用,有效弥补了人力巡查的局限和不足,大幅缩减疑似违建发现及面积测绘的时间,且数据比人力巡查、测绘更为精准,并可解决山林等大面积区域疑似违建巡查难、发现难问题,无需执法人员爬山涉水,直接高空拍摄、高空取证,即可实现对疑似违法建筑的全面监控。

此外,该项目拥有疑似违法建筑三维监查分析专用软件,通过两期以上数据成果比对,自动发现和计算疑似违建的面积、高度变化。只要监控区域的建筑物增高20厘米或者平面拓宽20厘米以上,软件系统就会自动识别为疑似违法建筑。

  现 场

  呼吁市民举报违建,前置管理推动土地违法下降两成

借助“福田发布”机会,吴强华现场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加入查违监督队伍,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建筑,在福田区内发现违建行为,可拨打举报电话0755-83911212进行反映。

通过创新前置管理,该职能局将辖区内现有的工程项目纳入防控监管,主动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开展“双约谈”,提前告知违建风险,督促项目方遵纪守法。同时,主动参与新建楼盘规划验收工作,预判违法建设风险点,并实施常态化楼盘督导巡查,及时发现并遏制违建苗头。截至今年11月,福田区共受理涉及规划土地违法类案源数1195宗,同比下降了20.38%。

  措 施

  增加违建当事人的违法成本,加大无人机巡查监测频次

2021年,是深圳市违法建设治理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吴强华表示,该职能局将围绕《深圳市违法建设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打好违法建设治理攻坚仗,深入解决违法建筑等突出问题。

具体而言,首先是继续深化建设“四位一体”违建预防工作机制:继续加大对违建当事人的事后惩戒机制,用法律手段增加违建当事人的违法成本,增强法律震慑力度;实施“前置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区街两级“双约谈”、参与规划验收、新建楼盘督导巡查、违建预防宣传进小区等一系列措施,防控新建楼盘集体违建风险;加大无人机巡查监测频次,确保新增违建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构建互联互通的网格化巡查监管模式,严控新增。

同时,还将提前谋划违法建设治理计划,根据街道实际情况倒排工期,并对各街道的任务完成情况每月进行通报排名,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建立规土监察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等多部门的深度合作机制,齐心协力利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建设用地清退、确权处理、执法拆除等多种途径治理违建,确保完成治理任务。

此外,还将大力推进历史违建确权处理。通过加强政策探索及标准细化,与住房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等部门合作联动,共同打破困境,选取重点项目以点带面,全力推动产业类历史遗留建筑处理取得突破。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