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实现债权清偿137.75亿元 约32万股东损失降到最低

新破产法实施以来,深圳充分发挥了破产审判拯救市场主体的功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荣梅 12-10 00:00

调研团在深圳中院举行破产审判主题座谈会。

昨天,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成员还在深圳中院参与了座谈,深圳中院副院长黄志坚、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何连塘、深圳破产法庭庭长曹启选等参加。

推动个人破产制度在深破冰,实现“弯道超车”取得了哪些成绩?座谈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07年新破产法实施以来,深圳法院共计受理重整案件63件,实现债权清偿137.75亿元,安置员工1.34万余人,实现国家税收3.42亿元,约32万名股东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调研团热议破产制度变革,期待更多创新举措

  现场

深圳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志坚:

黄志坚表示,感谢南都街坊口碑榜调研团的到来,南都作为机构媒体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力,也一直关注民生领域,南都街坊口碑榜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活动,今年的主题也特别好,我们非常关注也愿意参与到南都街坊口碑榜活动中,来展示深圳法院好的工作和做法。

此次调研座谈会上,听了调研团代表的发言,大家针对破产审判提了很多建议,有的专家关注个人破产方面问题,有的代表提到要用智慧化手段为破产审判赋能,这些建议非常有建设性,感谢调研团专家的建言献策,我们也会在破产审判实践中把问题一个个解决,祝福南都街坊口碑榜活动圆满成功、越办越好。

深圳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何连塘: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都提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破产制度和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行破产预重整制度,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在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中,“开展破产制度改革试点”亦是重要内容。

目前深圳是全国唯一通过了个人破产条例的城市,在企业破产领域也先行探索形成了系统性成效,在破产预重整以及破产财产跨境处置都有实践案例。在近期最高法的发布会上,深圳中院院长万国营以“六个率先”介绍了深圳法院在破产领域的探索实践经验,显现出深圳法院在破产审判领域探索实践具有典型的成效。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陶然:

陶然表示,深圳先行示范区五大战略定位中包括法治城市示范,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改革任务重点,在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中,涉及多项法院的任务事项,深圳法院要成为全国法院的“模范生”和样板法院,这既是改革任务,也是深圳法院一直以来的改革实践,

深圳法院称得上是全国深化司法改革领域的排头兵,众多领域都是先行探索,积累了不少代表性经验,其中典型实践之一,就是当天深调研活动的主题——破产审判。破产审判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破产审判工作的改革和完善,从营商环境乃至创业氛围,对整个城市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相信随着深圳法院的大力改革创新,深圳破产审判将成为全国样板。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

深圳市人大代表、汤姆逊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明:

赵志明表示,参加此次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活动,也给企业提供了一次调研学习的机会,在走访调研中,他了解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到了前列。“比如成立了全国首个破产审判庭等、首创破产财产网拍等,我想给这些创新点赞。”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张斌:

张斌表示,他通过此次走访调研了解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些改革创新举措,这让他感到内心振奋。张斌认为,这几年我国的破产业务发展较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了市场化拓展,有效地推动破产立案难的问题,“加入了更多专业化破产管理人,解决立案难问题,激活了这一块的业务”。张斌表示,他认为目前破产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深圳在这方面还可以继续提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南都民生体验官

深圳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杜艳芝:

杜艳芝说,她是一位长期从事破产案件的职业律师,在近2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破产法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破产法在法律中带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属性,与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杜艳芝介绍,深圳破产管理人协会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近年来在结合改革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推出了系列落地工作,“比如说评估审计机构的制度制定等,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接下来,希望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能在坚持改革市场化和专业化方面,迈出更大一步。”

法务从业者李慧贤:

李慧贤说,她是一位青年法务从业者,认为各种破产业务管理工作也需要有序推进。“不论是管理人员也好,受委托方的律师也好,从工作流程能够有效地推进,然后更有效地审判监督,希望能够出更多的配套细则和工作流程,有助于个人破产流程制度的推进。

统筹:南都记者 徐全盛

采写:南都记者 徐全盛 蔡宇晴 陈荣梅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