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智志双扶 “广漂”夫妇返乡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马建忠 12-17 00:50

湖南郴州市宜章县东源村高山茶园一角。

“终于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这是80后返乡青年李闻的心里话。

3年前,为了生计,他还和老公邝载明出走他乡,远在广东打工。如今她和老公回到生她养她的东源村,成了茶厂的种植主管和茶艺师,她老公更是“变”成了茶厂的股东,再也不必因为生计而背井离乡。

打工妹华丽转身

成种植主管和茶艺师

“此生有你们,是我一辈子的欢喜。”今年5月,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但李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并未因此改变。此时的她已是2个孩子的母亲。

3年前,同乡谭明贵邀邝载明回来一起开茶厂。得到邀约时,李闻正好怀孕了,家里老人也需要照顾,夫妻俩既抱着几分期待又有着些许无奈地回到了老家。

同样曾是“广漂”的谭明贵,其仙峰茶厂开在了东源村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谭明贵年轻时曾在与东源村交界的广东坪石矿务局三矿下井谋生。挖煤的政策放开后,谭明贵利用下井经验,自己办起了小煤矿。再后来县里关闭小煤矿,谭明贵开始涉足茶场。

东源村靠近莽山景区,气候和土壤确实非常适合种植茶叶。但茶山山路崎岖,雇请老乡上山采茶和送货下山都非常不方便,再加上他们不会对茶叶进行品牌包装,所以茶厂的茶叶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看准了茶叶种植生产对东源村迅速脱贫致富拉动促进的广阔前景。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一条从山脚延伸到茶厂的盘山水泥路被拉通,阻碍发展的交通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令李闻夫妇、谭明贵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发展莽山有机场产业的信心。

为了帮助茶厂提升产品质量,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兴洪还请来了由湖南茶叶学会、湖南农大肖力争教授的科研团队,对李闻他们进行专业指导。有了专家们的知识和技术护航,茶厂运用传统手工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制茶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优良,开发出的“莽仙沁”茶叶屡获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的仙峰茶厂不仅成了郴州市茶叶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还通过主动出击,成了该市茶行业走出湖南的一张新名片,产品不仅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还在通过扶贫工作队牵头搭建的网红直播平台,走向全国。

茶旅融合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扶贫工作队把莽山有机茶作为东源村构建内生动力的重点产业之一,并对莽山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目前已在积极推进包括文茶旅融合在内的发展规划。

以仙峰茶厂为例,就位于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公司进行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牵头下,目前,茶场己初步建设了民宿、农家乐等设施。下一步还计划与广东客户协商,进行茶旅联合开发,逐步上马茶园釆摘体验、观光旅游、老年康养等项目。

在“茶旅融合”经济效应的带动下,2019年,仙峰茶厂对接的扶贫贫困户96户已全部脱贫,带动周边11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上述贫困户没有一户返贫。

事实上,扶贫工作队积极联结优秀企业共同参与东源村精准扶贫,而东源村仙峰茶厂的有机茶只是其中一个环。

自2018年入驻东源村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边多渠道招募教育资源和专家资源与东源村结对帮扶,一边多途径招募符合东源地理环境特点的品牌企业来东源投资兴业。

在扶智方面,扶贫工作队牵头为东源村唯一的学校——东源小学援建的新教学楼已于2020年5月竣工,计划最终募集12000 余册图书的东源村图书馆也已投入使用,而这还不包括扶贫工作队联结拓维信息等互联网教育企业启动的东源村“空中课堂”项目。这些组合拳无疑为李闻等返乡青年解决了下一代教育问题。

扶志方面,截至目前,扶贫工作队已初步帮东源村构建了“两茶(茶叶、油茶)、一叶(烟叶)+互联网+旅游”的2111产业格局,并正在加速推进包括茶旅融合、网红民宿等在内的文旅产业。而这么做,用曹兴洪的话,就是旨在进一步激发当地村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村里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文: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