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小厕所,大民生 深圳把公厕打造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小玲 吴灵珊 陈荣梅 12-17 00:50

三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新建公厕354座,改建公厕2405座,取得显著成效。对标国际一流,制定高质量公厕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深圳高标准、全覆盖推动公厕新建、改建,让公厕成为反映城市文明高度的一张名片,切实提升深圳市民的民生幸福感。

成效初显,完成新建公厕354座改建公厕2405座

小厕所,大民生。为落实“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及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工作部署,更好匹配城市发展定位,2017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十座标杆、新建百座、改造千座”的目标。

2018年,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自我加压,将全市公厕全覆盖纳入“厕所革命”,并对标国际一流,统一全市公厕新建、改建和管理标准,紧紧围绕“高、改、建、管”四字诀,通过建立高标准体系、提升改造现有公厕、新建增加公厕、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目前,深圳完成新建公厕354座,改建公厕2405座,“厕所革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让公厕不再成为城市短板,而是成为彰显城市文明高度的新名片,体现城市现代化先进程度的小缩影。见微知著,从“小厕所”的建设、管理入手,切实提升深圳市民的民生幸福感。

12月15日上午9:30,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活动深度调研走访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厕所革命”项目,并现场走访福荣绿道2号公厕、市妇幼保健院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实地考察深圳市公共厕所的建设及管理情况,深入了解深圳“厕所革命”中的创新经验。

调研现场,简约大气、现代新颖的公厕外观,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如厕环境,智能化、人性化十足的设施设备,无不让前来参与调研走访“厕所革命”的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民生体验官纷纷称赞,竖起大拇指,为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推进“厕所革命”取得的成效点赞。

为了让“厕所革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深圳公厕品质,深圳从顶层设计出发,对标国际一流,先后修编公共厕所建设规范、设计指引、清洁作业指引等6个标准规范文件,建立起科学、精细的深圳公厕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同时,严格把控公厕建设品质设计方案逐座、逐层审核把关,每座公厕须经过专家团队、街道和市区城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照设计方案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实现施工一座,精品一座。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邝龙桂介绍,有的设计方案甚至要打回去修改三四次,才能达到标准。

由于深圳城市空间有限,为弥补公厕分布不均的现象,深圳先行先试,自主研发深圳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在城市绿化带、社区公园等区域“见缝插针”式落点建设。占地面积小、功能完善、灵活多变、美观大方的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成为了深圳城市街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展望未来,让公厕成为全国城市文明亮丽风景线

深圳的“厕所革命”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骄傲。一是高标准,主要是对标国际一流,公共厕所建设标准、管理标准等一步到位,厕所新建、改建中,很多细节做得非常到位。二是全覆盖,深圳“厕所革命”把医院、加油站、集贸市场等全部纳入。现在政府部门强力推动“厕所革命”,公厕既向社会开放,也要达到政府要求的改造升级标准。

邝龙桂指出,推进“厕所革命”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让老百姓以后“不需要再憋着回家上厕所,而是更愿意到公厕上厕所”;二是把深圳的公厕标准打造成国际一流标准,把深圳公厕打造成全国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让兄弟城市甚至是国外友人到深圳,不只是考察深圳的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成果,也为了来深圳上一趟公厕。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陶然介绍,今年南都街坊口碑榜增设“深调研”,南都希望通过调研来考察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后,究竟有没有落实好?也希望在实地走访中看到更多的民生细节。深圳的厕所革命,除满足基础功能性需求之外,在城市美学、文明建设等方面还能有什么体现?从现场调研看,这些在公厕改建设计有很多体现。此外,在一些更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方面,比如是否提供纸巾等,都有很好设计和考量。

陶然说,调研中,各位民生治理观察员、民生体验官提出一些细节建议,可以作为未来“厕所革命”完善的方向,在环境友好、科技创新、儿童友好等方面可以更好地融合。南都也持续关注民生,出品更多的民生智库产品推动社会治理,帮助政府更好决策。

  直击调研现场

福荣绿道2号公厕:绿树掩映,鲜花点辍间,一栋现代新颖、简约大气白色建筑引人注目,这就是今年完成改造的福荣绿道2号公厕。远远地,就能看到公厕旁高大醒目的导视牌,走进公厕,厕间内部极大的增强了自然通风采光,使整个如厕空间通透明亮,厕门设置使用情况指示灯、蹲坐厕标识等,方便市民快速判断选择使用。并且还高标准配置了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儿童如厕设施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人性化十足。

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位于市妇幼保健院旁的深圳市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气味清香,设备智能化、设施人性化。厕内配有可以一键更换垫圈的感应式马桶、感应式小便斗等自动化设备,同时还配有婴儿护理台、无障碍扶手、卫生收纳袋、USB充电接口、紧急呼叫按钮等人性化设施,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在管理上,设有专人专业管理,采用“一客一洁”的保洁制度,确保高品质建设,精细化管理。

  调研反响

民生治理观察员、市人大代表杨勤:

厕所也可以成为一种城市文化。此次调研看到,深圳高标准推进“厕所革命”,公厕在细节、造型、通风都做得非常好。另外,“三分建、七分管”,深圳公厕不仅是高标准建设,还有高规格管理,保持厕所干净整洁舒适。随着“厕所革命”不断深入,老百姓的幸福感会不断提升。建议公共厕所的外部色彩可以更丰富、优化,也尽可能多配备一些智能冲洗马桶,进一步提升标准。

民生治理观察员徐宇珊:

深圳的公厕已成为深圳亮丽的名片。深圳公厕的母婴室做得特别细致,母婴室建设设计标准高,很多人对这一块赞不绝口。另外公厕设计感很强,包括小型公厕充分利用公园空间,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通过自然绿植的隔断,这些设计理念都很先进,未来将成为网红打卡地。

还有一点贴心的是,女性厕位比男性多,解决排长队的问题。小型公共厕所还有紧急按钮,及第三卫生间平推门的宽度、按钮都做得到位,从智能化、人性化角度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要。

民生体验官林燕娴:

以前在外面上厕所,如果旁边有商场一定选择商场厕所,但现在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这么干净舒适,就会直接选择用小型公共洗手间。还有母婴室非常人性化,十分方便带孩子的女性,感到深圳公厕不只是厕所,还是一个便民点,应考虑方便满足市民需求。

民生体验官、铁路运输高级工程师刘希宁:

此次走访调研前,刘希宁说他特地看了7个公厕,例如社康医院的厕所等,感觉深圳公厕变化惊人,令人惊喜。厕所体现城市管理的水平,看一个城市的卫生、文明程度,就要看厕所。现在看来,深圳公厕新建、改建的建设标准非常高,顶层设计要求很高,而且在日常管理中要求严格,这样防止了厕所光建不管所导致的脏乱差。

民生体验官曾秋军:

厕所虽小,却是民生大事,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今天体验两座公厕明显感受到,公厕改建中对设计的高要求,体现了美观、精致、实用、大方、人性化等多种功能。尤其是设计方案经过多次修改,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都有贴心的设计,非常棒,为深圳市城管部门的工作点赞。建议公厕是否能全部收录到地图软件,让市民可以在地图里方便找到附近公厕。

统筹:陈荣梅 张小玲

文:张小玲 吴灵珊 陈荣梅

图:赵炎雄 霍健斌

制版:戴越 刘艳兰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