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岭街道
创新“CPA”模式建成全市首个儿童友好街区,获联合国点赞再迎22国代表团参观


12月20日,深圳首个儿童友好街区-百花儿童友好街区迎来22国驻华使节和代表的参访交流。
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友好,建设让儿童自由探索、玩得开心、从容发展的城市,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福田区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将建设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园岭街道在各级妇联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帮助下,以儿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幸福童享·美好园岭”为牵引,以儿童友好为中心,创新儿童友好(Children friendly)、参与保障(Participation rights)、陪伴成长(Accompany growth)的“CPA”模式,建成全市首个“儿童友好街区”,被授予“儿童友好街道”称号。百花儿童友好街区承办了全市首个“儿童友好社区日”活动,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使节代表团参访并高度评价。
12月20日,深圳首个儿童友好街区-百花儿童友好街区迎来贝宁驻华大使、突尼斯驻华大使、牙买加驻华大使、阿联酋驻华大使、印尼驻华大使和联合国工发组织代表等22国驻华使节和代表的参访交流。
打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福田样本,
22国代表团点赞儿童友好街区
活动现场,出席的领导嘉宾和22国代表团一起聆听了孩子们的树下音乐会。古典乐不再是音乐厅的专属,每月一次的街区公园大树下的舞台也是音符眷恋之地,孩子们炫酷的滑轮、街头足球,周末自然派对、充满创造力的创意写生,晨光透过树叶斑驳的缝隙,洒落在孩子们的笑颜上,充分展示宜居园岭、书香园岭、友爱园岭、逐梦园岭。
走进园岭街道百花儿童友好街区,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柱子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驻足观赏。据悉,这是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型建设成果展览,分别设置了“儿童友好 走读园岭”、“童创未来 童心战疫”和“山海连城 童心筑梦”三个展区,展示了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园岭儿童友好街道建设和百花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成果,以及园岭儿童助力疫情防控的书法绘画作品和记“疫”2020城市记忆绘画作品。
其中,“山海连城 圳桂连心”展区,展示了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深圳两地儿童通过5G实现VR同屏上课互动的场景。深圳—环江两地联动开展“山海连城 童心筑梦”儿童绘画征集,让孩子们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环江的儿童第一次体验VR科技带来的惊奇、第一次知道有世界儿童日并与远在千里的深圳小朋友一起欢度节日。辖区园岭小学与环江第六小学签约结对教育帮扶。点亮乡村儿童未来,这是园岭诠释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福田样本。
以儿童的视角找短板,
邀请儿童共建友好街区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友好街区正是以儿童视角找准问题短板,才得以建成。面对道路交通资源分布不均和出行安全欠保障的困境、周边儿童数量多与活动场所缺失的矛盾,园岭街道选定优质教育资源最集聚的白沙岭片区百花二路,通过儿童友好设施嵌入、儿童友好元素融入、儿童友好文化代入等举措,打造集“宜行宜学宜居宜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儿童友好街区,为探索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新路径。
同时,街道主动走访荔园小学、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积极邀请200多名小朋友参与街区建设,将儿童天性融入街区设计理念,以儿童熟知的方式呈现街区场景,让他们体验探索的乐趣。如改造封闭式绿地小径,由“小小设计师”参与设施选型、花园建造,构建融自然教育、科学观察、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童梦乐园”,邀请小朋友参与《榕树爷爷》《调皮的猴子》等彩绘树创作,一起见证老树新生。
如果交通管理设施不够完备,会增加孩子们放学后的不安全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园岭街道统筹协调道交中心、交通、交警、城管、通信、供电、地铁等部门单位,重新规划街区功能空间,增设潮汐可变车道,弹性应对人流车流变化,减少10%拥堵率,缩小转弯半径,消除路口高差障碍,绘制彩虹自行车道与斑马线,打通区域慢行系统,配备主动式安全预警过街智能交通系统及11根复合型多功能智慧灯杆,进行数字化管理,保障儿童出行活动安全。
在城市密集建成区想要打造一片儿童专属的沿街空间就要“见缝插针”,园岭街道打开1800平方米封闭空间,建设儿童乐园。规整4处碎片化空间,打造百花儿童艺术剧场,为儿童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统筹:张馨怡
文:张馨怡、林柯帆
图:张馨怡、林柯帆
制版:陈欣 刘艳兰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