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乡湖畔品金蚝 感受千年蚝乡文化 第十七届宝安区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开幕


年终岁末,金蚝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2月27日上午,第十七届宝安区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以下简称“沙井金蚝节”)在沙井蚝乡湖公园开幕。品尝蚝乡美食、品味蚝乡历史、感受蚝乡文化,本届金蚝节以“魅力湾区 蚝美沙井”为主题,持续至2021年1月3日,玩转8天不打烊。
本届沙井金蚝节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由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沙井街道办事处承办,并以“沙井蚝”为媒介,开展蚝乡湖公园开幕式、沙井金蚝小镇、购物嘉年华、群众性文化等四大系列28大项150多场活动。让游客品尝蚝乡美食、品味蚝乡历史、感受蚝乡文化。
金蚝节盛大启幕 传承蚝乡精神
自2004年起至今,沙井街道连续17年举办沙井金蚝节,已成为广东省旅游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圳“一区一节庆”活动之一,品牌影响力名扬海内外。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出席活动,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立德在开幕式上致辞,区政协主席邓桂洪,区领导孟锦锦、周学良、刘红瑛、娄岩峰、蔡凡出席活动。
在蚝乡湖公园主会场开幕式上,本届沙井金蚝节举行了“最美蚝艺人”表彰仪式和“国务院奖状”移交仪式。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于2007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传承沙井蚝民生产习俗,沙井街道从老蚝民中评选出9位“最美蚝艺人”。
“国务院奖状”是在1958年由时任总理周恩来亲笔签发。奖状上书“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宝安县沙井蚝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物证,该奖状见证了沙井蚝业的光辉时刻。在当日开幕式上,“国务院奖状”牌匾由老蚝民代表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移交。
龙津石塔800年 领略千年古墟魅力
作为深圳四大古墟之一,在今年沙井金蚝节,沙井古墟立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举行了以“过去与现在——城市未来”为主题的沙井古墟随手拍、“蚝乡一日游”等活动。
在沙井古墟中,龙津石塔见证时间悠悠。此次“龙津石塔800年”纪念文化展以龙津石塔及沙井金蚝小镇范围内的古建筑群为主场,全面展现了深圳最早地面建筑龙津石塔以及沙井金蚝小镇内历史文物及生活习俗、沙井粤剧、华林派螳螂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们在历史与现实交替中,领略沙井古墟的独特魅力。
此外,沙井金蚝节怎能少得了大快朵颐一番。煎蚝饼、酥炸蚝、蚝粥、香煎金蚝……在沙井风味美食展上汇集了70家沙井本土餐饮及知名餐饮商家参展,打造独具沙井特色的一站式美食文化体验街,在带来各式各样蚝菜的同时,还有薯生、糖不甩、松糕、茶果等沙井传统特色小吃和时令饮食,开启了一场味蕾盛宴。
舞龙舞狮、民谣歌舞、儿童戏剧、蚝乡民俗表演、诗歌朗诵活动等精彩活动每天轮番上演,让国内外游客尝遍沙井美食之时,也沉浸在沙井的美曲美景之中。
旧电厂“重新发电” 见证蚝乡新生
主会场沙井蚝乡湖公园还设有沙井水环境治理成果展示、蚝乡湖“重新发电”电厂新生城市主题展览、沙井优品展示、首届沙井蚝乡湖音乐节、蚝乡湖草坪星空露天剧场、金蚝节光影灯光秀等活动。
蚝乡湖“重新发电”电厂新生城市主题展区围绕“新生”所展开,即为蚝乡湖公园经水体整治及旧改而获得新生;文创馆经废旧电厂重新设计而获得新生;展品经策展人、艺术家的艺术表达而获得新生。
近年来,沙井金蚝节愈发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致力于成为以“蚝”为主题,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互动,涵养同宗同源文化底蕴的交流窗口;以“魅力蚝乡”作为区域品牌,实现文创产业的配套升级,焕新历史记忆与时俱进的传播舞台。
河涌旧貌换新颜 治水提质树立沙井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沙井金蚝节的主会场沙井蚝乡湖公园,原为排涝河、沙井河、上寮河、新桥河四条河涌交汇的雨洪调蓄池。昔日臭水河,今日换新颜。如今,一个个水系形成畅通的“水动脉”,连成一张亲水网。
“没想到曾经让我们嫌弃、痛心的地方将变成‘网红打卡地’。”沿河附近商铺店主刘小姐说。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迅猛,蚝乡湖的防洪、排涝、排污负担日益加重,水体污染严重,成为沙井的痛点和制约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
沙井街道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区发展的硬性条件,更是城区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过反复研究后,沙井街道决定变痛点为亮点,化瓶颈为契机,进行水岸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蚝乡湖公园。据悉,该项目于2019年2月立项,总投资约3亿元。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并于今年沙井金蚝节向市民开放。 统筹:蒋津津
文:蒋津津 黄小婷 图:蒋津津 黄小婷
制版:戴越 肖美连 刘俊文
- 下一篇: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