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午夜沉睡时他坚守平台 对“每个报警人负责”
光明民警麦穗林在110接警员岗位已六年,成了中心的“活地图”,曾助端掉一窝“油耗子”

“您好!这里是光明公安分局,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当午夜的钟声敲响,城市陷入沉睡,光明公安分局指挥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在这里,16位接警员日夜坚守,在接警台的方寸之地,守护人民群众平安。麦穗林,就是其中一员。
1988年生的麦穗林在110接警员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即使是带着眼镜,也常常能看到他脸上深深的黑眼圈。聊起接处警工作,麦穗林说:“指挥中心并没有电影中描述的那般喧闹,更多的时候是连续的键盘敲击声和此起彼伏的对讲机问答。”
每人每天要处理150余宗警情
接到警情指令单要1分钟内签收
据了解,指挥中心110接警员每人每天要处理150余宗警情,接到市局下发的警情指令单后,接警员要在1分钟内签收,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信息搜集和指令发出,协助派出所做好警情处理工作,并将处理情况及时上报。除了上厕所的时间,麦穗林的眼睛都在盯着电脑屏幕,就连吃饭都在电脑面前。
回想起2014年刚接触到接警员工作的时候,麦穗林说那时候自己总是很紧张。担心自己对辖区的地理环境掌握得不够熟,担心自己听不懂群众夹杂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更担心自己脑子转得不够快,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指令的下发和出警的统筹协调。为了能尽快上手,麦穗林不懂就问,利用休息时间向同事学习怎样迅速处理警情。因为工作原因,麦穗林还养成了记地名,记地标建筑的习惯,长期苦练下,麦穗林成为了指挥中心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同一时段接到不同货车司机报警
他马上汇报端掉一窝油耗子
据光明分局民警介绍,接警员的工作并不像群众想象的那样:只是接电话、打打字,非常轻松,其实这项工作非常专业,需要及时分析警情变换趋势,在接警中注意发现社会治安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警情、信息,并及时报告。有一段时间麦穗林在值班中经常在上午同一个时段接到不同货车司机的报警,称柴油被盗,这引起了麦穗林的警觉。通过分析盗窃时间、地点和作案手法,麦穗林断定这些案件系同一盗窃团伙所为,立即向上级汇报。根据麦穗林提供的信息,办案民警通过精确部署,将这伙盗窃汽车柴油的“油耗子”逐一捉拿归案。
麦穗林对待工作细致、尽责,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接警员。对待工作,他问心无愧,但是对于家庭,有的,却是更多的亏欠。
女儿过生日他送会说话的娃娃
替自己陪女儿说话
接警员实行24小时昼夜轮值制度,两天轮一个班,没有正常的节假日休息,麦穗林已经连续好几年没在家过过大年三十。去年,麦穗林4岁的女儿过生日,由于值班,他再一次的错过了女儿的生日。麦穗林给女儿买了一个会说话的洋娃娃,他希望自己不在女儿身边的时候,这个洋娃娃能代替自己陪女儿说说话。“孩子很懂事,有时候她实在想我了,就用她妈妈的手机给我发视频,在手机那边静静地看着我处理工作。”提起孩子,麦穗林满脸愧疚。
夜班的值班时间是从晚上9点到次日早上9点,但是不代表9点一到就可以下班了,还要写好接警值班记录,将未处理完的警情和重要警情梳理清楚,方便下一个接警员持续跟进,等所有事情都梳理完毕基本也是中午了。麦穗林常说,“群众选择拨打电话报警求助,就是选择了信任我们,我们要对每一个报警人负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声音
“孩子很懂事,有时候她实在想我了,就用她妈妈的手机给我发视频,在手机那边静静地看着我处理工作。”
——麦穗林
采写:南都记者 焦明梁 通讯员 蒋靖晖
摄影:通讯员 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