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发布:15年为37万余劳动者追回约193亿
2011年至今,深圳两级法院受理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渐趋平稳,甚至有所下降
南都讯 记者徐全盛 1月20日上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深圳中院)发布《深圳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2005-2020)》(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2005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深圳两级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化解了大量劳动纠纷,共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368686件、审结346231件。为373433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及工伤待遇等共计193.32亿元。
案件数量降低恢复至2008年前水平
白皮书指出,劳动争议纠纷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就业环境等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度的晴雨表。深圳企业林立,被喻为“世界工厂”,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深就业,深圳法院劳动争议十五年来的审理情况也反映着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不断变化的劳资关系状况,为探索构建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劳动立法和司法发展提供了实验田和样本。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前,深圳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相对平稳,波动不大。2008年前后受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进入诉讼渠道的劳 动争议案件呈井喷式增长。
白皮书提及,2011年之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用人单位用工方式的逐步规范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执法力度加大,劳资关系趋于稳定,案件数量逐步回落。自2011年至今,深圳两级法院受理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渐趋平稳,甚至有所下降。目前,案件数量已经基本恢复至2008年之前的水平,但在全国范围内,案件绝对数量仍然位于前列。
15年为37万余名劳动者追回约193亿
数据显示,2005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深圳两级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化解了大量劳动纠纷,共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368686件、审结346231件。其中,深圳中院受理二审 劳动争议诉讼案件118221件、审结101193件,受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8749件、审结7916件。根据十五年审判的数据,深圳法院合计为373433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及工伤待遇等共计193.32亿元。
劳动争议审判历经15年,也呈现出多个特点。白皮书总结指出,其一是目前深圳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总量仍保持高位运行,其二则是争议双方特征明显,纠纷发生相对集中,近三分之二的案件发生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在劳动争议双方的特征中,具体而言,则是劳动争议案件涉及的用人单位中,案件所涉行业广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属于劳动争议案件高发地带,近三分之二的案件发生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说明此类企业劳资矛盾仍然较为尖锐。
劳动争议重点领域
低技术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
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是发生劳动争议的重点领域,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如互联网公司)劳动争议案件也出现日益增多趋势。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从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者一方来看,男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比例较大,劳动者的身份日趋多样化,此前多为制造业的普通基层员工,近些年,深圳市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一方身份类型开始复杂多样,有企业高管、业务销售、行政管理人员、甚至法定代表人、股东。
白皮书指出,除前述外,深圳劳动合同签订状况良好,但短期化现象仍较突出,私营企业中存在10年以上劳动关系的仅占极少比例。此外,在案件类型方面,深圳法院劳动争议呈现多样化,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以后易发生争议。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新类型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劳动者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维权意愿高涨,但用工管理不规范现象仍然较多。从胜诉率来看,劳动者胜诉比例较高,诸如工资、二倍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等方面的诉讼请求,劳动者诉讼请求被支持的比例均高于50%。在案件审理方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难度大,诉讼调解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