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农商行员工主动帮扶老人 演绎和谐社区鱼水情深

李振煌老人把手写的感谢信送到深圳农商行两位员工手中。

深圳农商行新春爱心敬老活动现场。
专题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面对这个社会性问题,来自深圳农商行的员工用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做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正所谓“见微知著”。走过了近70年岁月征程的深圳农商行,始终坚守“社区零售银行”的定位,更懂得“深耕社区”的内涵,也由此演绎出了别样“人情味”。这份沉淀了几十年的鱼水情谊,无可复制、无法取代,而且伴随时光的流淌历久弥新。
义无反顾
老人路边摔倒,银行员工热心帮扶
1月19日上午10时许,龙岗区一退休老人李振煌在深圳农商行黄阁坑支行办完业务后,在距离银行十多米处的路口过马路,被自己的购物拖车绊倒,摔倒在地鲜血直流。
黄阁坑支行的员工陈学年、李美芳听闻有人摔倒,立刻跑来把摔倒的老人李振煌扶到人行道上,并紧急送到附近的社康中心救治。等到老人的儿子接上老人去龙岗相关医院,陈学年才返回银行。
“事发第二天,该行行长又派陈学年、李美芳两位员工到我家探望,让我全家非常感动。”1月29日下午,伤口刚刚拆线的老人迫不及待地带着手写的感谢信,来到深圳农商行黄阁坑支行。
李振煌说,当今社会,网络上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议论纷纷,支持扶助和反对的声音都有,该银行员工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有力的正面回应,用无私的大爱温暖人心!
鱼水情深
坚守社区服务邻里,演绎人文关怀
实际上,黄阁坑支行二位员工的行为,只是深圳农商行与社区鱼水情深的微缩影。
从深圳农信社设立之日起,就注定了深圳农商行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使命,在原特区外银行较少的时期,深圳农商行(原深圳农信社)100多家网点是原特区外居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面对当时务工人员数量大、单个服务价值较低的情况,深圳农商行主动将网点开到社区、把ATM布设在工业园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居民特别是来深务工者在银行办业务排长队的问题。
“六十余年来,深圳农商银行从未离开我们。”一位老客户如是感慨。从支持三农,到“三来一补”产业盖厂房,到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再到现在支持高科技双创企业,这家银行总是一路跟随。正是这种同根同源的基因和相伴相生的成长,让深圳农商行的服务更有一种别样的“人情味”。
社区透视
传递金融温度,彰显社区情怀
在贴近社区的金融服务之外,深圳农商行每年开展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活动,全方位的关爱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精神文化。
传承敬老文化,践行社会责任
每年深圳农商行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心敬老活动。2021年新春之际,各支行慰问老人活动火热开展中,目前已向辖区内近三千余位老人送去爱心米油。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各支行开展慰问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关爱活动。
以乡音助力金融,服务更显温情
2020年12月,深圳农商行举办“最亲是乡音”2020新农商人评选。深圳农商行相关负责人阐释,“通过‘最亲是乡音’的竞演活动可以调动员工学习深圳本土方言的积极性,拉近与客户的感情,为客户提供更温暖贴心的金融服务。也是作为‘深圳人自己的本土银行’挖掘和传承深圳原住民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种方式。”
深圳首届“农商行杯”社区篮球赛举办
2019年11月,深圳农商行举办的深圳市首届“农商行杯”社区篮球赛圆满闭幕。这是深圳市首次面向全市社区股份公司举办的社区篮球赛,也是一场公益性赛事。比赛历时5个多月,全市72个街道、171支社区篮球队、400多名社区篮球队员演奏了最美青春舞曲。
疫情守望相助,全心全意相伴
疫情严防期间,深圳农商行各支行充分发挥网点众多、深入特区的特性,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捐赠价值超100万元的抗疫物资。
(统筹/文字: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