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免税城”建设:
“国际名牌优质产品+大众化网红产品”互补发展
近日,“大湾区免税城”建设成为深圳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在不久前召开的罗湖区党代会、两会上,都提出积极争取“大湾区免税城”落户罗湖。记者了解到,大湾区免税城的建设将有力带动人民南等商圈复兴,促进商贸转型升级。
建议:做好公共配套提升留存率,引进有经验运营商
在罗湖区政协委员邵建军看来,罗湖拥有三个口岸,还有深圳站和正在建设的清水河站,深港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拥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同时,罗湖黄金珠宝产业、商贸业、金融业发达,良好的商贸基础更为免税城建设营造很好的消费氛围。“交通便利,口岸众多,商贸消费还发达,建设大湾区免税城最合适不过。”
“罗湖的交通条件便捷,吸引了大量港澳居民、海外人才来这里居住。此外,罗湖的第三产业在全区GDP中占比高,城区有温度,具有烟火气。很多朋友常说来罗湖感觉‘像是回到家’,生活气息浓厚,对于建设免税城来说,自然是优势。无论是交通等硬实力的要求,还是烟火气等软实力的体现,罗湖都有资格、有能力打造‘大湾区免税城’。”
“大湾区免税城”建设应着重在哪些方面发力?政协委员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李永洲表示,要大手笔规划,将该项目做成全国标杆可复制项目;积极推动免税城建设纳入国家、省、市的重点项目中,并争取相关政策落地罗湖。同时,他强调要引入有国际视野、有实力、有运营能力和成功经验的第三方合作机构,为项目寻找一个强大的运营商。
在配套设施建设上,李永洲建议把“大湾区免税城”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包括表演、话剧等人文场景,还包括美食、住宿等服务业,这些设施与打完去免税城点线面结合,让免税城的内涵更加丰富,让消费链条也更加完善。“这样的话,来消费市民就不仅仅是买个东西就走了,还可以在这里继续消费,通过这个‘窗口’感受罗湖城区魅力,甚至可能留在罗湖发展,这样就能提升留存率,实现真正的全域消费。”
邵建军则从打造罗湖品牌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罗湖的黄金珠宝、服饰等原创力量是很强大的,免税城建立以后,希望也能够多多引进罗湖的原创品牌,让外界看到罗湖品牌的力量,助力罗湖品牌走出去。”
借助免税城实现商圈联动整体转型升级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湾区免税城是罗湖在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消费和外贸、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目前,罗湖正按照市里要求,与深免、中免以及相关部委沟通,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方案,希望国家可以将大湾区免税城项目纳入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清单事项之一,早日把相关政策下放到罗湖。
据罗湖区工信局局长周建军表示,罗湖区已经围绕国贸大厦综合改造升级、人民南商圈复兴,对交通、绿道、环境、第五立面做出综合改造升级方案,近期将开展实施;此外,结合罗湖口岸火车站统筹片区的改造升级、口岸经济带建设,整体推动人民南商圈业态升级,形成以大湾区免税城项目为龙头,人民南商圈复兴为载体,和东门商圈、蔡屋围商圈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更好推动罗湖商贸业繁荣复兴。
“大湾区免税城是市内免税店,希望可以在国家指导、支持下,对市内免税店整体政策进行改造升级,即在市内免税店政策基础上,叠加新的政策创新、业态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周建军说道,除了大湾区免税城,罗湖还将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国际品牌在罗湖设立首店,发展首店经济,引进更多国际品牌旗舰店。
免税城的功能不仅仅只是购买功能,更是人民南商圈复兴的龙头项目,借此形成“免税+有税”,“国际名牌优质产品+大众化网红产品”互补错位发展发展格局,使得人民南商圈和东门商圈形成联动,加上蔡屋围商圈,实现罗湖三个传统商圈整体转型升级,并以此带动笋岗、水贝以及未来的湖贝新兴商圈整体发展。
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撰文:陈杏花
- 上一篇:珠宝购物节、美食节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