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滨海大道将下沉形成地下4层 集城市道路城际站点于一体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与深圳湾公园也将连为一体,在地面新增释放出约10万平米的滨海活动空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艳丽 赵炎雄 03-04 00:00

规划模型图。 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施工现场图。 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南都讯 记者张艳丽 3月3日,记者探访了正在施工的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工地。目前,项目建设已驶入“快车道”,下沉隧道段第一、二期交通疏解全部完成,预计8月份将实现第三期交通疏解,并开始主体隧道施工。

或许只要两年左右时间,现在市民所熟悉的滨海大道超级总部基地段就将隐匿于“地下”,并形成新的地下综合体。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与深圳湾公园也将连为一体,在地面新增释放出约10万平米的滨海活动空间。

地下4层布局集城市道路城际站点于一体

深圳市滨海大道是深圳市主要快速干道之一。为完善干线路网,提升整体通行能力,支撑超级总部基地高强度开发,解决大量超级总部基地进出交通需求,对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进行下沉改造。

改造工程西起沙河东路立交,东至滨海大道竹子林立交,跨南山、福田两区,是深圳市重点工程;改建道路中心线沿既有道路走行,全长5950米。其中主线下沉隧道暗埋段长度1057米、敞开段503米;地面改造段长度4390米。道路全线按主路双向8车道+辅路双向6车道进行改造。

其中,滨海大道总部基地下沉段将集城市道路、地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城际线站点等综合交通设施与地下空间开发于一体。具体为:地下一层为隧道上部空腔开发层,与超级总部地下空间衔接,未来或打造为商业空间。地下二层为北侧主辅道路、南侧主线道路以及北侧地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地下三层为南侧辅道、南侧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及穗莞深城际站的站厅层;四层为穗莞深城际站台层。下沉隧道段南北辅道分别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在深湾支二街、深湾二路设两对进出匝道与超级总部地下空间环路衔接。

按照规划,深圳将新建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线路主要途经南山、福田等地区,设超级总部站、皇岗口岸站两座车站。

预期8月实现第三期交通疏解启动主体隧道施工

3月3日,记者在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忙碌,马路南侧工人正在进行路面铺盖。

滨海大道交通综合改造工程项目总经理姬繁告诉记者,滨海大道是深圳最重要的交通主动脉之一,交通流量很大。施工期间如何进行交通疏解,保障道路通行能力是工程难点之一。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公园绿地的临时占用,交通疏解则实现了“占一还一”,保证车道数不变。

目前,项目下沉隧道段第一、二期交通疏解全部完成,正在进行的是下沉隧道段南北两侧导改施工。“南侧地连墙已完成,正在开展南侧立柱桩、抗拔桩和铺盖系统施工;北侧地连墙已完成49%,并正在开展咬合桩和雨水箱涵施工。预计8月份在完成南北两侧车道铺盖后,就可以把现在的中间交通疏解到南北两侧,完成第三期交通疏解。然后就可以把中间围蔽起来以后,进行主体隧道的施工”,姬繁透露,隧道基坑最深将达到36米,最宽超过100米。

除下沉段外,目前滨海大道地面改造段也正在开展新建慢行系统、管线迁改和道路拓宽施工。

地面可释放约10万平米土地

打造滨海高品质公共空间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工程设计与片区规划紧密结合,深度统筹轨道、公交、隧道、地下空间开发等多系统的关系,引领超级总部地下空间竖向系统生成,将树立新片区发展深圳新模式。

改造工程完成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段将形成“地面+地下”立体化交通,有效缓解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瓶颈。同时,消除滨海大道对深圳湾景观带的分隔,促进城市建筑与滨海景观融合。道路下沉以后,将释放出超级总部基地与深圳湾公园间约10万平米地面空间,为超级总部和深圳湾公园连为一体,连片打造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滨海公共空间提供了前提,这里将成为深圳另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