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看重深圳元素 引入“前海地主”能否实现业态互补
“深国际”称:可助力本集团获取物流土地资源
南都讯 记者黄良东 2月28日晚,战略入股苏宁易购的深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深国际”),走入公众视野。公开资料显示,深国际成立于1994年9月,注册地为百慕达,早年以深圳为“主战场”,从事物流园区、高速公路等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约43.39%权益,为第一大股东。
而苏宁易购则是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经营涵盖了线下实体店、线上电子商务平台“云网万店”以及拥有零售云加盟店。苏宁电器物流仓储及配送网络遍布全国,2020年,苏宁易购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24位。
此前,市场人士认为,江苏国资入股概率较大,但没想到最后接盘方是深圳国企。那么,此次苏宁易购收购案中,双方的联姻有何商业逻辑?
深国际:
入股苏宁易购可助力集团
获取物流土地资源
以物流、收费公路为主业的深国际,被称之为前海三大“地主”之一,在深圳前海、龙华等核心区域手握众多土地资源。对于入股苏宁易购,深国际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次交易可助力本集团进一步获取稀缺的物流土地资源,促进本集团综合物流港‘投—建—融—管’商业模式的滚动发展。”
深国际的物流业务包括物流园、物流服务、港口及相关服务,这项业务中包含了较多的土地资源。2020年中报显示,因受疫情冲击,深国际的收费公路中的“高速收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园、港口及相关服务”均出现收入同比减少,降幅分别为41%、10%、29%,收费公路“建造服务”和物流业务的“物流服务”收入出现增长,其中物流服务收入增幅最大,为62%。
深国际曾对外公布,截至2019年底其在深圳运营面积约7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逾30万平方米,其中最有价值的土地位于前海蛇口自贸区。据该公司最新披露,前海地块通过土地整备后的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据花旗此前的统计,招商局、中集集团、深国际是前海的三大地主,三家公司的土地面积分别为321.9万平方米、52.4万平方米、38万平方米,估值分别为3592.4亿港元、584.8亿港元、558亿港元。
苏宁易购选择的背后:
看重深圳元素
选择投资者或考虑零售主业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收购标的公司苏宁易购则表示,通过此次股份转让,公司引进战略股东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零售服务业务,夯实全场景零售核心能力建设,提高公司资产及业务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能够推动企业长期战略的实施落地。
从上述表态看,苏宁似乎很看重收购方在物流方面与其零售主业的协同效应。据深国际2020年中期报告,该公司持有深圳高速公路股份约52%和龙大高速89.93%的权益,还拥有深圳航空49%和南玻集团1.28%的股份,及将持有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10%股份。该公司2020年上半年44.02亿港币(约人民币36.65亿元)的总收入中,有约63%来自收费公路,约37%来自物流业务。
深国际也表示,公司已建立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物流服务+产业基金”综合物流运营模式。此次收购完成后,深国际与苏宁易购在物流主业、项目拓展、资本运营等方面均可能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
深国际表示,在会同鲲鹏资本完成收购后,将有助于优化苏宁易购的股权结构,推动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保持其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从而促使其进一步聚焦零售主业,实现整体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苏宁选择的背后显然也考虑了深圳元素。深国际表示,将会同鲲鹏资本与其他相关方推动苏宁易购共同围绕业务拓展、商业零售、供应链与金融服务、科技与智慧物流、免税与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对苏宁易购进行综合赋能,为其在深圳、大湾区乃至华南市场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援。此次收购完成后,也将助力深圳市乃至大湾区完善现代流通业产业布局,激发消费活力和经济增长动力,实现多方共赢。
令人关注的是,这并非深圳国资首次与苏宁合作。去年11月,苏宁易购旗下深圳市云网万店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引入战略投资机构,投资机构以投前250亿元估值,合计出资60亿元共同增资云网万店。参与投资的8家机构中包括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