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志愿者提供线索深入调查 他助失散20余载父子重逢
在另一案件中,“打拐英雄”民警卢保磊把双胞胎哥哥照片导入公安人像应用共享平台,找到被拐的弟弟

2017年卢保磊被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爱心人物”称号。
南都讯 见习记者吴春熠 实习生欧阳彤欣 “我突然在想,如果时光倒流25年前,有这样的警察,我们还会骨肉分离近半个甲子的岁月吗?”时隔20多年,当事主刘先生重新找回自己的儿子后,他也在感谢信中发出如此感慨。而他口中的警察,正是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市公安局打拐办)一级警长卢保磊。
根据志愿者提供线索调查
助失散20余载父子重逢
将时间追溯至2020年12月,卢保磊根据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发现了在深圳打工的小唐,极有可能是被拐多年的人员。于是他马上与小唐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一番询问和采血入库。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卢保磊在广东1996年的涉拐案件中找到了线索。
经过DNA比对,确认了小唐就是事主刘先生于1996年2月在东莞篁村市场被拐走的儿子。而卢保磊也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了解到,每年的除夕夜,刘先生一家都会在饭桌前放置一个空碗和一双筷子,并喊着儿子的小名,喃喃道:“全家人没有放弃你,我们还在努力地找你”。
事实上,这漫长的寻人岁月,也一度让刘先生心灰意冷,甚至在双方第一次联系时产生误会。据刘先生在感谢信中写到:卢警官和蔼的声音和平易近人的语气,总感觉这不是警察,是骗子!直到卢保磊发去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警号以及单位地址后,刘先生通过网上的信息查询才确认了其身份信息无误。
这突如其来的幸福也令刘先生激动万分,于是带着锦旗和5万元现金连夜赶到了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当他拿出现金时,却被卢保磊一口回绝:“这是我们应做的本职工作。”
把双胞胎哥哥照片导入平台
找到被拐的弟弟
据了解,1995年,盐田区沙头角出现6名儿童连续被拐,简称盐田系列打拐案。此案久侦不破长达20多年,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而该案也引起了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及深圳市公安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2015年5月,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卢保磊同志任组长的专案组开展积案攻坚。
办案中,卢保磊拓宽侦查思维,在盐田“1995·11·28”万某被拐案里,将万某的双胞胎哥哥的照片,导入到了广东公安人像应用共享平台中。经排查比对发现,其照片与户籍地为广东河源龙川县佗城镇的罗某某有高达98.7%的相似度。在进一步的走访核查中,也顺利提取了罗某某的血样进入全国公安机关打拐DNA库比对,最终确认罗某某即为“1995·11·28”案中的万某。卢保磊带领的专案组循线侦查,出差25天,穿越五市、跨越7000多公里,在经历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和深沟险情的情况下,于2015年5月20日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抓获。而通过进一步开展深挖扩线、走访摸排及大数据情报信息比对,还成功找回多名被拐二十年的儿童。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卢保磊自调入深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后,负责打拐工作的首年。
获得“打拐英雄”等荣誉称号
每逢社会敏感节点,全国各地被拐卖儿童、妇女的家长及亲属往往用过激手段维权,要求公安机关尽快破案找回失踪儿童。面对这种情形,卢保磊反而转换思路,认为所谓的“治安高危重点人员”都是受害者,并将心比心、充分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苦衷。
在春节、六一这样的节日里,卢保磊会选择上门送温暖并积极协调解决当事人的生活困难,如帮助其办理生育二胎证件、解决就业、小孩上学、申请低保等。在关怀对方的过程中,也会定期向受害家庭通报案件侦办进度。甚至有一次,他还自掏腰包帮助受害家庭解决了几十万元的经济困难,无私的行为也得到了众多受害家庭的理解和信任。
据南都记者了解,卢保磊自2005年调入深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2015年负责打拐工作以来,常年奔波在打拐一线。经常说走就走和多方辗转,晨昏颠倒已是生活工作的常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军队转业干部,卢保磊从业至今已三十三年,办案行程高达30多万公里。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并先后获“广东好人”、“十大爱心人物”、“文明市民”、“打拐英雄”等系列荣誉称号。
据卢保磊表示,每当看到失散的家庭重逢,那种喜悦感都会让他觉得一切付出是值得的。愿天下无拐,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 下一篇:“清洁深圳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