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地下40米 忍受近50℃高温奋战

深圳地铁13号线留白区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工作人员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艳丽 04-16 00:40

因为施工需要,工作人员在极其艰苦的高温环境下工作。 通讯员供图

南都讯 记者张艳丽 通讯员肖佩 李荣霞 4月15日,距离地面深40米,近50℃高温地下,深圳地铁13号线留仙洞站—白芒站盾构区间正在紧张施工。令人难耐的高温是嚼石啃土、发力掘进的“遁地神器”盾构机散发出来的。因为施工需要,井下的工作人员要围绕这台巨型设备作业,在“蒸桑拿”的环境中工作、休息。

遇到修建地铁以来最难啃的“硬骨头”

深圳地铁13号线留白区间是中建五局修建地铁以来遇到最难啃的“硬骨头”,区间囊括广深地区所有典型高难度地质,以往的地铁盾构施工中,盾构机刀盘一般无须更换。面对留白区间超高硬度花岗岩等复杂地质,施工人员每天都要进舱检查或更换刀具,留白区间已更换1500多把刀具,这个工程量非常巨大。

自2020年11月以来,在潮湿闷热的洞内,工区机电总工杨彦飞和技术总工刘浩,几乎每天都要带领项目盾构操作组成员开舱换刀,每次进舱检查最短需要三到四个小时,最长甚至达到12小时。盾构机土舱相比隧道内环境更为恶劣,气温高达60摄氏度,夹杂水汽、粉尘且空间极其狭小,最多只能2人作业。每天回到地面,杨彦飞和同事们脱下的衣服,可以洗下几斤汗酸、黄油、泥土和粉尘混合的黑水,他们说这是“男人味”。

记者了解到,地铁13号线由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承建,其中留白区间单线长4.6公里,首台盾构机自去年3月始发,预计“长途跋涉”400个日夜才能贯通整个区间。线路开通后,列车只需4分钟就能通过留白区间。

目前,留白区间有7名985、211大学毕业生,多为盾构施工技术、机电、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专业。每天在地下40米深地下井开舱换刀的人中,就有他们的身影。在6平方米的土舱内,他们将高校课堂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在枯燥艰苦和攻坚克难中收获成就。

13号线建成后将串联起3个区

深圳地铁13号线由深圳地铁集团管理建设、中建南方牵头实施,全长22.436公里,是推进自贸区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互联互通格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

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南北走向重要通道,未来将串联起南山、宝安、光明3个行政区,将改善深圳湾口岸、科技园片区交通现状,支撑深圳西部发展轴带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快深圳与周边城市轨道互联互通,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