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石二期隧洞工程全线完工 首创“隧洞+生态库”新思路保障水质

专题
4月28日,在绿水青山的环绕之下,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二期)铁岗排出隧洞贯通暨全线隧洞贯通仪式顺利举行。这意味着,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二期)(以下简称“铁石二期”)隧洞工程全部完工,将以更高标准保护水库水资源,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饮用水源。
据介绍,铁石二期工程总投资16.85亿元,主要包含应人石河口生态库、九围河口生态库、应人石河口-九围河口生态库连通管(涵)工程、铁岗排出隧洞工程、水源保护区覆绿工程5个子项,将建设两段长度共8公里的隧洞以及两个调蓄库容共406万立方米的生态库。值得一提的是,铁石二期首创“隧洞+生态库”,这一做法不仅保障水质,更是在全国水务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截至4月22日,铁石二期完成形象进度80%,预计2021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铁石水质保障工程不仅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也是我们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百姓的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工程全线完成后,不仅将实现对饮用水源水质的保障,更为周边市民提供一个水清岸绿、休闲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多元交融创新的生态系统典范。
首创“隧洞+生态库”保障水质
位于宝安区的铁岗水库、石岩水库与深圳水库、西丽水库并称为深圳市的“四大水缸”,是深圳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库。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作为宝安辖区内的重要饮用水源水库,承担着宝安和光明区近700万居民的优质饮用水供给任务。
宝安虽然地处沿海,但由于陆域范围没有大型的河流、水库或湖泊,导致可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资源量严重缺乏,目前仅有铁岗、石岩和罗田3座中型水库作为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境外引水。2019年全区原水总供水量为4.71亿立方米,其中境外引水量高达3.94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83.5%,本地自产水量为0.77亿立方米、仅占供水总量的16.5%。
铁岗-石岩水库肩负饮水重担。因此,如何避免雨季时受到污染的雨水流入水源保护区?如何保障市民用水安全?这是铁石二期工程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为此,铁石二期工程采用隧洞盾构+矿山法综合施工工艺,成规模地建设水务隧洞,用隧洞将受污染雨水与水源地隔绝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将隧洞盾构工艺用在水务工程里的“隧洞+生态库”的思路在国内实属首创,不仅统筹解决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问题,而且在全国水务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打造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铁石水质保障工程的创新工作理念,将不满足入库的水资源转换为河道生态补水,开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水资源新观念,在保护生态区饮用水资源的同时,实现建成区雨水向生态水资源的转变。这一工程不仅仅实现了对饮用水源水质的保障,更为周边市民建设了一个水清岸绿、休闲宜居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一期工程规划的石岩河口生态库,未来将建成深圳市面积最广、库容最大、生态系统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最彻底的都市型河口湿地公园。二期工程规划的九围河口生态库,可对九围河、西乡河及铁排河进行补水,保障水位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在九围河口设置表流湿地,营造生态植物岛,对生态库水质进行净化。通过水源涵养工程,林地将进行生态修复,形成特色的林下漫步空间。对库容开挖后的库岸,也会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新开挖的库岸设置亲水步道、水上步道等休闲措施,打造活力运动区。九围河口生态库远期结合规划将打造为宝安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打造大湾区最核心的研发基地,为高端人才提供一处头脑风暴和休闲冥想的空间,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多元交融创新的生态系统典范。
水质提升与城市发展并行
据悉,铁石水质保障工程预计将于202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工程完工后,将为都市型饮用水库水质保障工程提供范例。铁岗、石岩水库水质将进一步提升,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力争常态达到地表水Ⅰ类。生态库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力争达到地表水Ⅲ类,可以作为河流流域补水的重要水源,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提升。
在经济发展方面,项目完成后,经水源保护区调准,建成区现有企业得以保留,土地利用价值得以释放,并且建成区土地可以通过城市更新得以利用,创造新的价值,有效解决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助力区域经济再腾飞。
在城市规划方面,此工程有助于宝安区打造以生态核心区为内环、生活活动区为中环、产业生产区为外环的“未来环”发展格局。工程项目结束后,区划调整释放大批可规划利用的土地,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提供多元化的场所,如湿地生态、九围龙舟赛道等,为宝安增色添彩,打造多元化城市发展格局。
统筹:蒋津津 文:蒋津津
制版:陈欣 刘艳兰 黄炽林
- 上一篇:新高考改革,或致部分高中学校重新排序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