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一句“谢谢你,辛苦了” 把一天的辛劳都抵消了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的医疗队伍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任务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
6月18日上午10时许,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到组建一支50人采样队前往福永福围社区紧急采样的任务。半小时内,50人队伍集齐出发。奋战至19日凌晨5点,顺利完成任务。
在此过程中,有人衣服能直接拧出水,有人喝了3000毫升水却12个小时没上过洗手间……
当然,在他们的心里,再多的辛苦也抵不过市民们那一声真诚的“谢谢您,辛苦了!”
接到采样任务半小时
50人迅速集结出发
该院全程参与18日组织协调与采样的医务人员钟笑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18日上午9点55分左右我们负责人接到紧急采样任务,需要50人,于是马上召集人手。大概在10点20分开始,分四辆车出发。”
为了反应更快速,该院此前购置了100个拉杆行李箱用于紧急采样任务时使用,箱内配备了所需的采样物资及防护用品。
钟笑萍笑着说:“因为刚好碰到沙井、新桥两个街道的全民核酸普查工作,我们一部分医务人员都已经安排出去进行采样,所以能够马上召集50人紧急采样,也是反应非常迅速的。我们第一批出发是50人,下午6点钟又来了20人支援。”
当天一共设置了17个核酸采样点,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其中2个点,在钟笑萍所在的点一共采样了约4600人。
杨波是该院眼科副主任,不管是全员核酸采样,还是应急采样都积极主动报名。采样过程中冲锋在前,队友几次要替换他,他都坚持不下来,在带队领导的“命令”下,才下场休息。杨波摘下护目镜、N95口罩,队友们看到他的脸早已憋得通红,但笑容依然灿烂。
晚上返回医院途中接到任务
再返回工作
该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张金江从18日下午1点到晚上12点,不断补水,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一口气能喝一两瓶,前后至少喝了3000毫升的水,“但是一直没有上厕所的需要,全是通过汗液排出来了,我身边很多同事都这样”。
辛苦不止于此。当天晚上9点钟左右,当张金江和第二批返回人员一起坐上车时,又接到了新任务。眼看着就到医院大门口了,一车20人又掉头返回了,开始了扫楼模式。等他们撤回的时候,已是次日凌晨四五点钟。
令张金江特别感动的是,当天核酸采样时,有个小朋友对着他说:叔叔辛苦了!那一瞬间,看着孩子纯真童稚的面孔,他觉得什么辛苦都值得。
钟笑萍也是坚持到凌晨四五点钟才返回的那批人之一。19日,在对南都记者回忆当天的工作时,一幅画面清晰浮现于她的眼前:“我们在附近空旷的停车场休息时,旁边居民楼有位母亲和小孩站在窗户旁边,对着我们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护士长忙于工作
73岁父亲当主心骨
张祥钦是该院质控科骨干,中共党员。爱人在宝安区人民医院工作,小孩才两岁多。
在当天晚上核酸采样任务结束后,由于是在中风险地区采样,张祥钦担心家里人员的安全,做完采样后在医院“自我隔离”了一晚,当核酸结果显示是阴性后,再返家时已是第二天晚上。
黄伟妮是该院骨伤二科护士长、中共预备党员。因丈夫及儿子是香港户口,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儿子已读高一,小女儿才4岁,平时照顾小孩的任务只能交给73岁高龄的父亲,接送小孩的任务只能压在父亲身上,父亲还同时需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及糖尿病、高血压的老伴。
近期,由于广东疫情出现反复,全区开展健康核酸普查,黄伟妮因女儿要上幼儿园,周一至周五晚上要带其睡觉,该院尽量安排她白天采样。周六、日白天处理科室工作,晚上采样要忙到凌晨1点左右,只能睡到科里。
18日中午12点,黄伟妮出发到福围社区执行核酸采样任务,一直忙到19日6点多才回到医院。
“家人是我能安心工作的后勤保障。愿通过我们的努力,疫情早日结束。”黄伟妮说。
采写:见习记者 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