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这份倡议超50万深圳人响应,满屏“支持、感谢”,请你接力!

南都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深圳医护人员共同发起倡议——#深圳战疫,你我一起!#,留言区里倡议一呼百应,让人感受到深圳人强大的凝聚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榕 赵炎雄 霍健斌 刘有志 06-23 01:52
 

  距离5月21日深圳盐田发现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案例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深圳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疫情防控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论是医护人员、志愿者、后勤人员,还是每一个普通的深圳人……都即刻响应抗疫号召,用自己的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一个多星期前,南都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深圳医护人员共同发起倡议——#深圳战疫,你我一起!#。留言区里,倡议一呼百应,文字虽然无声,却让人感受到深圳人强大的凝聚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深圳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地、无条件地配合深圳战疫工作。

  #先锋# 

  迎难而上,奋勇向前,忘我战疫  

  这次倡议发出后,有许多粉丝认出了这位参与倡议的医生,并在留言区里疯狂为他打call。

  “连续4天总共睡了不到10小时”“喉咙嘶哑到说不出话……”费成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医务科一名医疗应急干事,也是有1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里所提的便是他疫情期间的记录。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抗疫期间,挺身而出的凡人、奋勇而前的先锋、迎难而上的医护,都在忘我地与疫情战斗。

  先锋奋勇在前,医护迎难而上,只因他们心里都清楚,在疫情面前,效率就意味着生命。

  为了排查整个小区、楼宇,他们通宵鏖战,忘却休息,只在等待的间隙才眯一会儿。

  为了抓紧时间进行采样,他们高速工作,忘却停歇,练就通宵单手拧管2000余次、一日接种疫苗540针的“神技”。

  为了保障更多孩子、更多家庭的健康安全,他们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家人,风雨无阻地坚守在校园、社区的各个采样点。

  核酸采样工作进展得如此高效有序,离不开一股股红色精神的源源流淌,离不开一个个平凡身影的忘我付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坚守,拨云见日,守护了这座城市的安康。

  有些人在为城市战疫披星戴月,而他们的孩子,可能恰巧在这个时候参加了高考,或者即将参加中考。

  #呵护# 

  呵护生命枝芽,传承大爱精神

  2021年6月,在这个特别的高考季,超过4.5万深圳考生完成100%核酸检测,在无数人的保驾护航下迈入考场,迎接人生路上的一次考验。

  由于全封闭管理和减少聚集的要求,送考队伍加油呐喊的热闹场景不似往年,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

  在深圳市高级中学的核酸检测现场,脱下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浑身湿透,皮肤已被汗水泡起了褶皱;在深圳中学考点,保安早上6点不到就来到现场维持秩序,减少人员聚集;在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考点,服务长达8年的志愿者专门为考生准备了防疫物资和雨天出行用具。

  这是被守护的少年们的考场,也是“疫线守护者”的战场!

  6月9日,龙岗区东升学校的几位考生顺利结束了他们的高考旅程,面对采访时,他们表示自己考完后想去核酸检测现场做义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新一代深圳守护者正在茁壮成长。

  守护者的精神在传承在延续!

  #秩序# 

  淡定从容不挤不抢,狂风暴雨依然有序

  深圳人的大爱,正在每一个深圳人的心中流淌。他们用井然有序配合着这场战疫,整个城市充满着爱的默契。

  世界上最美好的场景,就是30℃以上大夏天,人很多空气有点闷,你很热我也很热,你赶时间我也赶时间,但我们始终保持1米距离,大家从容淡定不挤不抢。而这一幕在深圳战疫中无数次上演。

  每年端午前后,华南地区都会迎来一年中降雨最集中的“龙舟水”。然而“龙舟水”遇上疫情,除了带来一丝凉爽,还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幸好,还有这样一群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临时搭建的遮阳棚漏水,他们迎着雨水加固棚子,遮阳棚被风吹得凌乱,他们干脆用自己的身子做支撑,为的就是确保核酸采样有序进行。

  然而疫情当前,扰乱秩序的可能是狂风暴雨,也可能是流言蜚语。抗疫的日子里,深圳人不仅要与病毒赛跑,还要与谣言赛跑。“打疫苗能收获爱情”、“3小时内不做核酸犯法”、各种某地疑似被封锁等传言不断冒出,警方及时出手调查火速辟谣,官方也迅速公开公布最新疫情信息。

  现在深圳人真是越来越理智和淡定。看到什么传言,口头禅就是“等官宣吧”,官宣一出就第一时间传开了。

  #配合# 

  打工人,忙到飞起也积极配合战疫

  深圳打工人是出了名的忙,讲真的,这段时间就更忙!就说出行通勤,乘车码、健康码、行程码来回切换,出个差还得为48小时核酸检测不停计算。为了这座城市的安康,再麻烦他们也全力配合。

  如何鉴别一个人是不是深圳人?以前是看乘车落座时,后排有没有自觉系安全带,现在是乘坐地铁前要掏出手机亮健康码,会不会唱“苗苗苗”疫苗之歌。

  深圳疫情开始后,健康码成为打工人的另一张出行名片:地铁通勤第一个动作,亮它;写字楼下光有工牌不好使,亮它;就连进出自己家小区,甭管是不是这里的业主,有没有戴口罩,亮它;就连周末放松看场演出,都需要72小时核酸证明!

  最近,深圳打工人圈子里,绿码成了健康的高配。核酸检测显示48小时阴性的,新冠疫苗显示已完成接种的,那就骄傲得不行,忍不住要“显摆”一下。

  疫苗接种完成的看不起疫苗只接种第一针的,打了疫苗的更不理解健康码上未显示接种信息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深圳打工人之间的关心,从以前敦促你要按时吃饭少熬夜,到现在催着你赶紧去“打疫苗测核酸”。

  有些根本没时间测核酸的打工人下了班,在小区门口展示二维码的时候,就直接被门卫大爷拉去测核酸。而经常需要出差的,更得踩着时间测核酸,争分夺秒掐着点来回跑。累归累,麻烦归麻烦,但深圳打工人表示“无条件配合”。

  而这,仅仅是深圳抗疫的一个缩影。在这座奋斗之城,从不缺少为生活打拼的打工人,更不缺少为打工人保驾护航的防疫工作者。

  #关爱# 

  有求必应深夜食堂,做好后勤百般用心

  警报拉响,整个城市立刻行动:党员干部冲锋向前,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市民们也通宵配合做核酸、打疫苗。城市似乎被装上了加速器。抗疫有多辛苦也要好好生活,有这样的一群人守着防疫线上“舌尖上的温度”。

  深圳的漫长夏夜哪里离得开宵夜,这家医院就有着特别的深夜食堂。晚上11点,小龙虾炸鸡、炒粉水饺……十几种菜品不带重样,南北口味在这里都能满足,好像连食物都在喊着“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

  协和深圳医院后勤团队有求必应,只需在工作群里比个心撒个娇,后勤人员就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吃饱饭、拍个照,朋友圈“凡尔赛”一下,为下一场战斗储备好热量。菜剩得不多了,后厨师傅们淋油、放肉,又翻炒起来,冒着香气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下一波干饭人的灵魂……

  “防控疫情我们没办法像这些工作人员一样奋战在一线,只能送点饮料、冰桶等给大家降降温,还有送点吃的给大家补充能量……”某文化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连续3天给坪东社区检测点送“清凉”。

  奶茶、水果、消暑茶、酸梅汤轮番上阵,实现医护们的“奶茶自由”,而所有“补给”的落款都是同一个名字——“深圳人”。他们用行动践行着饮茶哥那句“饮茶先啦”,再苦,也别忘了快乐生活;再难,也总有人关心你“食佐饭未”。

  #谢谢# 

  积极配合,常怀感恩之心

  对于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来说,市民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最暖人心。市民朋友的理解和配合,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支持!

  在这次防疫倡议留言中,除了表达“支持”的,还有许多网友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谢谢!”

  向一线抗疫医护人员表达“爱意”和“致敬”的方式太多,一句谢谢、一个点赞、一声“我来”……这些充满爱和温暖的小举动,就是他们源源不断的“电力”源泉。

  “辛苦了,大热天,好难顶的喔!”在大康社区附近的核酸采集点,室内温度高达43.9℃。这天气,看得附近超市老板“心热难耐”,赶紧推出自家超市的冰柜,把里面的冰全部铲出,送给医护人员降温。

  盐田区云海学校,来自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一摞摞手写信和手绘画。这支“抗疫小分队”中,有不少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看着小学生们亲手写的信,这些“大少年”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们持续接力 一起响应倡议

  这是一场“2000万人”的共同战疫。需要每一个人勠力同心,千万普通人的力量在此凝聚,团结一致与时间赛跑,用积极的态度、实际的行动来响应着这座城市。

  目前,这场战疫仍未结束,我们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继续将这份倡议传递践行下去!

  这段时间,做到非必要不离深、不出省,确需离深出省的,提前准备好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工作。出行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全程戴口罩、少聚集,保持“一米距”。

  我们持续接力,一起响应倡议。共同为深圳筑起一道防疫屏障。

  我们坚信,在万众一心的深圳人面前,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谢琛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榕 赵炎雄 霍健斌 刘有志

  产品:陈璐璐 林晏安 廖静文 周广安 张文新 胡茜 高原 彭铮

  设计:虢娟 刘潇聪 (内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