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党员干部抗疫纪实:
奋战防控一线,争当抗疫先锋

广东省疫情发生后,福田区数千名党员迅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争当抗疫先锋。

党员干部身穿红马甲耐心引导居民填报信息,为核酸检测做准备。
顶着35℃的高温,偶尔还要面临暴雨的冲刷,他们一遍遍耐心为居民做核酸检测,汗水无数次浸透衣衫,摘掉手套的双手被汗水泡肿……这是深圳战疫一线群体的日常写照。守“家”我有责,我是党员我带头!一声令下,福田区上下迅速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数千名党员迅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争当抗疫先锋,迎难而上,冲锋陷阵,坚守抗疫一线,用责任与担当筑牢社区防线。
医护先锋
连续奋战五日采样两千人,一小时录入200个关联信息
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党支部是主心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福田区医疗系统的党员们闻令而动,奔赴抗疫一线,主动担当作为,坚守岗位,开展密接人群核酸检测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医护防线。
天气炎热,不透气的防护服犹如蒸桑拿一般,让医护人员大汗淋漓,但这丝毫未影响他们手中的采样工作。当他们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连续数日,采样工作大多会持续到凌晨。
为了尽早筛查出新冠病毒携带者,减少社区传播风险,最大限度控制疫情传播,5月26日下午,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接到了紧急核酸检测任务,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同事有些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二话不说立刻折返,医院工作群满屏被“收到”的消息占满。24岁的肖琦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说:“别看我的年纪小,可我是党员,那么多老党员冲在前面,我怎么能落后呢?”从5月26日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以来,她已连续奋战了5个日夜,完成采样2078人。
“请先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凑齐五个就可以采集了。”在福田街道海滨社区的核酸检测点,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武瑞燕负责采集试管信息。夏日的傍晚伴随着闷热,武瑞燕穿着防护服按照五人一组分别扫码读取信息,录入关联试管。从最初一小时只能录入120个信息,到如今提升至一小时录入200个,武瑞燕的工作状态也渐入佳境。“‘90后’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面对这样的一起公共性事件,我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希望自己能出多点力,帮助更多的人。”他们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诠释着青春的使命担当,用热血汗水书写着人生的青春答卷。
社工先锋
95后主动加入三人小组,连轴转一月不停歇
“大家有序排好队,听我说!遇到这种事情,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现在天气也比较热,希望大家有序听工作人员的指引,建档之后由工作人员登记完,引导您到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连续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陈文星都穿着红马甲在一线指挥。可实际上,这只是他日常抗疫工作的一部分,从上半场的疫苗注射,到下半场的核酸检测,甚至半夜可能随时作为三人小组成员被抽调去转运特殊群体。从5月26日至今,陈文星已经连轴转一月没休息过了。
出生于1995年的陈文星是福山社区的团委副书记,平日里负责综治维稳。可自去年3月以来,他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他主动加入了社区的三人小组。“那时候天气还不太热,穿上防护服也没啥感觉,现在可不好受。”
连日来,深圳福田多个小区需要进行集中核酸检测,陈文星所在的社区也有涉及。接到任务后,陈文星作为三人小组成员首先上户。从当晚六点持续到27日凌晨,六个半小时待在防护服内,他像淋了一场雨。“我穿着防护服六个半小时,脱下来之后里面的衣服都是硬的,敲桌子有硬纸板的声音,砰砰砰的。”
效率提升的同时,防疫的任务却越来越重。连续两轮核酸检测,陈文星经常忙完所在社区的任务后,又匆匆支援附近社区,凌晨被抽调协助转运也时有发生。此前,他曾经历过从凌晨四点半忙碌到中午十二点的情况,转运任务结束之后,陈文星才意识到自己只睡了三个小时,可转眼,他又要奔赴核酸检测现场。
为了安抚大家焦躁的情绪,陈文星会不断重复引导话语,“反正第二天喉咙会哑,我们也习惯了。”陈文星的父亲也是一名基层党员,更清楚防疫一线的辛苦。可自去年穿上防护服至今,陈文星的父母都不知道儿子具体的工作内容。“我不敢告诉他们,也是怕他们担心。其实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也不了解是什么,但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我们是在守护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想到就觉得还挺有意义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吧。”
后勤先锋
13年老党员投身后勤,戴口罩送上微笑服务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充分保障一线需要,他带领后勤保障队发扬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医院各个采样点之间忙碌奔走。此次核酸检测,天安社区需要完成2.2万人次,而社区仅有33名工作人员,工作难度不言而喻。面对战疫需求,天安社区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服从命令,勇敢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拥有13年党龄的陈裕南是社区的老大哥,常被大家称为“后勤南哥”。接到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后,6月19日一早,陈裕南就奔赴天安文化广场,面对高温炎热,他赶紧将铁马、帐篷等物资安置到位,同时带领小伙伴开始布置场地。现场一字排开的帐篷、风扇、喇叭,以及一线人员的工作餐都由他来安排。“天气这么热,你们还穿得这么严实,不透气,多喝点绿豆汤,别中暑了。”忙活了半天,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可看到大家喝上解暑“神器”绿豆汤后暑气全消的样子,南哥又露出了可爱憨厚的笑容,“口罩遮挡了我们的脸,但遮不住我们从眼里溢出的力量。”
网格先锋
一天打300个电话与病毒“赛跑”,笑颜分享流调秘诀
“请问您是什么时间从广州返深?”“请您到指定地点做核酸检测,地址我们通过微信转发给您。”“请问您打疫苗了吗?”他们拿起电话一边问一边记,声音沙哑但温和,放下电话又开始迅速浏览下一条信息、拨打下一串号码。网格员唐健庭作为预备党员,半个月来每天平均工作时长达到十几个小时,为了完成工作,更是将吃住都安排在社区。
眼见全市再次拉响疫情防控警报,各类专项核查任务接踵而来,沙头街道天安社区全体网格员立即进入“战时”状态,通过电话、上户等方式抓紧调查,核实核实再核实,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与病毒“赛跑”。刚忙完首次核酸检测大筛查,网格员们好不容易喘上一口气,如今又要马不停蹄奔赴第二次核酸检测大筛查“战场”,争分夺秒开启“加速键”,只为守护百姓平安。
每天核查任务一到,唐健庭总是主动领取最多的核查任务,同时还要负责社区的数据统计和整理,早上8点工作到凌晨2点是他最近的常态。“最多的一天能打300多个电话,虽然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但这么多天坚持下来,还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让我学会了用不同语气去做流调,来赢取对方的信任。”唐健庭笑着分享道。
在疫情面前预备党员“不预备”,唐健庭始终以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践行初心使命。“我们是基层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为了群众的安全,必须排查到位,不容有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这是党的新鲜血液,对党发出的铮铮誓言!
统筹:张馨怡
文、图:张馨怡 廖晓龙
制版:戴越 邓诗君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