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解封!迎来复苏

停摆18天后,34374名福围居民正在回归他们熟悉而又久违的日常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津津 07-07 00:00

  ←↑7月6日零时,宝安下十围解封。居民们高声欢呼,福围中路车流如织。停摆了18天后,生活又在这里复苏。

  “太开心了!”家住在福围社区封闭区内的张阿姨,对着镜头开心得手舞足蹈。在其左手边,七八名福永网格员正在合力拆除挡板。再往前走一米,工作人员正在拆除福围社区AB封闭区的外卖货架,消杀人员对着已拆除的物资进行最后的消杀工作。在此之前,所有运往封闭区内的快递、外卖等生活物资均需在此中转,再由物资保障专员送至封闭区居民手中。

7月5日晚11点半,年轻的父母带孩子、独自生活的老人、结伴的年轻人,都三三两两地走出了家门,走到了福围社区的主干道福围中路上。有的人与致敬抗疫英雄的牌子合影,有的人举着手机记录下“解封”前的最后一刻,有的人在镜头前高声欢呼,有的人正在清扫店面准备第二天开门营业,有的人什么也不做只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这一晚,各人各有形态,却又都在等待零时的到来。

秒针走过零时,福围解封了!原本不算拥挤的福围中路,开始变得有些拥堵。去海边转转、去见女朋友、去漫无目的透透气,一辆辆车正在缓慢开出社区。从107国道一侧的卡口往西望去,福围中路灯火通明,红色的车灯亮满一路,机场的塔台在远处闪耀着。

在停摆了18天后,生活又在这里复苏。家家户户都重拾未完的事情,讨论明日的安排。位于封闭区内的“幸福之星”便利店第一时间开门营业,居民张先生对着镜头“喊话”——感谢医护人员,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大家辛苦了!

熙熙攘攘间,34374名福围居民正在回归他们熟悉而又久违的日常。

帮喂宠物猫、接力照顾独居少女 24小时在线接听居民需求

  

  这一轮宝安抗击疫情的胜利,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防疫消杀人员,还有广大封闭区、封控区居民的迅速响应、全速迎战、全员出击。宝安用行动证明:“宝安人民在面临重大考验时,心中有国家,心中有大爱。”

  “没想到我就吭了一声,那么多人都过来帮我。”家住在下十围福海市场的张女士,因工作关系,在全面封闭当日未能赶回家与14岁的女儿小琪一同在家封闭。担心着孩子独居时的饮食和学习问题,6月27日,张女士拨通了福围社区的热线电话。这是宝安区为解决居民居家隔离所需而公布的3条服务热线,由服务投诉受理组每5人一班、24小时在线接听。

  令张女士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却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27日上午,服务投诉受理组在收到张女士的诉求后,立马安排专人跟进小琪的生活需求。泡面、牛奶、新鲜的水果、热腾腾的饭菜、2支签字笔等生活学习物资都被一一送到小琪手中。每当工作交接时,小琪的最新需求和进展也会及时公布在工作群内,方便下一班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服务。在一班班接力中,小琪顺利地度过了在封闭区的独居生活。

  “妈妈,叔叔阿姨都给我送了好多东西,我给他们钱,他们都不要。”听着女儿在电话另一端如此讲述着,张女士一时间落下了眼泪。来深圳务工20年,张女士从没碰到过这样大的事,也不曾想会接收到如此多的善意和温暖,“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想给他们每个人都点个赞,应该是给他们点10个赞都不够!”

  帮居民喂养宠物猫,凌晨4点帮封闭区商铺加大排水,给不懂网购的独居老人送上生活物资……真情和善意在隔离中的福围社区里悄无声息地流动着,工作人员在寸土之间展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社区中430名7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投诉受理组每日均会主动致电询问居民状况,及时跟进需求。来自服务投诉受理组的刘雯表示,“正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小事的累积,才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3条服务热线收集诉求超3000条,及时协调解决群众诉求。此外,心理热线服务290人次,服务时长近3000分钟。

一口气爬5栋楼上门采样 医护人员逐户“扫楼”

  

  “我习惯站着给居民做核酸,站了两天之后,脚背上就压出大拇指那么大的水泡。”每天站至少4、5个小时、一抬腿却发现腿麻了、一脱鞋发现脚上生了压疮,这是疫情处置组医护人员成曦所不为人知的日常。在福围社区,成曦常常一天要为五六百名居民做采样。

  除了为封控区居民采样,成曦还得支援封闭区,一家家上门采样,医护人员称之为“扫楼”。有一次,在封闭区“扫楼”的过程中,成曦和其余9名医护人员在一天之内上上下下爬了5栋楼、每栋楼采样40多位居民,汗水在背上流淌,袖口处兜满了水。“有时爬五六层,有时爬七八层,还有九十层,记不住一共爬了多少层,注意力都在居民身上。”当天中午,在脱下防护服后,成曦看着眼前的饭菜,却没了胃口,只想大口大口地喝水。缓过神后,成曦逼着自己扒了几口饭,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躺在地上眯了一觉,准备醒来后再接着干。

  高温、汗水、爬楼梯,三者叠加,让穿着防护服的成曦时常连脚都抬不动、气也喘不动。可每当听到那声“谢谢”时,成曦仿佛又充满了力量。“上至90岁、100岁的老人,下至刚学会说话的小宝宝,所有人都和我们说声谢谢,那一刻,真的觉得虽然很累,但是很暖很暖。”

  实际上,来自松岗医院的成曦在接到驰援福围社区的紧急通知后,就将正生病的3岁的孩子交给了家人。作为一名党员,成曦说,“当时也没考虑这么多,有任务就得去执行,身为医护人员、党员,就要站出来。”

  据了解,在封闭区内,将采样人员和工作人员分成若干核酸检测小组,对160栋居民楼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严格落实前七日每日一检,后七日七天三检。截至7月3日,封闭A区、B区和封控区已分别开展9轮、8轮、6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啤酒、煤气罐、18个西瓜 物资24小时无间断派送到户

  

  在福围社区隔离期间,各类生活物资在进入封闭区之前,都得经过中转站,再由物资保障专员配送至居民手中。现场管控组同时来自福永网格办的网格员陈立辉便是其中一员,啤酒、奶粉、大米、煤气罐,陈立辉都送过,甚至有一次,三四个工作人员一同送了18个西瓜爬上3楼,每一个西瓜都有十多斤重。一个人扛不起,就两个人抬;两个人搬不动,就三四个人用小推车拉,“每次出来,脱下防护服,都是一身水一身汗”,陈立辉说。

  自施行围合式封闭管理以来,福围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据了解,自本轮疫情发生以后,福围社区建立三段式24小时物资保障体系。在封闭区内,居民可线上下单,由219名物资保障专员每天24小时无间断派送到户,并为封闭区居民每户免费配送一箱方便面作为应急食品。在封控区内,按照居民生活区划分下沙、下沙南、广生三片区,成立“三片区六纵队”后勤保障小组,确保群众生活保障充足、物资配送到位。累计出动工作人员超1万人次,配送快件3万余件。

  除了配送物资,进行人员核查、建立工作台账也在现场管控组的服务之列。为了核实信息,陈立辉及其同事需要不断打电话询问,“一天打几千个电话,打到电话被移动公司标为异常、锁死”,同时,为了清查社区里实际人数,工作人员一户户爬上去、敲开门,来核实数据,“每天的步数都是两万七、两万八”。

  “有一位居民的老婆即将要生孩子,也是我们帮他们联系的120。”陈立辉表示,现场管控组作为抗击疫情战场中的“前哨”,时常是处理居民最直接、最紧急的诉求。“给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送药,也是在我们的服务事项之中。”

  为支撑起如此庞大而又细致的工作,宝安区第一时间开展全区战时动员。区四套班子领导、处级干部按挂点街道、挂点社区、挂点网格全部下沉一线,全面落实“每天一次工作例会、每天一次形势研判、每天一次问题梳理、每天一次难题协调、每天一套任务表格”的“五个一”机制,全面统筹街道、社区、网格的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人员核查等工作。

  临近解封日期,陈立辉及其同事也陆续收到来自居民的感谢——每个人一束鲜花、一幅亲笔书写的字画、七八封感谢信,真心的付出得到了回应,“也真心感谢大家的配合,才换来了今日的胜利。”陈立辉说。

采写:南都记者 蒋津津 见习记者 吴春熠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霍健斌 黄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