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重磅文件出炉!退市率会增加,境外上市难度加大?
7月6日,中办、国办公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加快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大重大违法案件查处惩治力度,加强跨境监管执法协作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这是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印发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
市场人士称,《意见》强调将加大刑事惩戒力度,证券违法的成本将再度提高。而随着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今年A股退市率可能会增加。
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南都记者表示:“这是针对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出台的一揽子政策。从市场规范来说,不论是A股,还是中概股,均有涉及;从市场主体来说,从上市公司到中介机构,再到投资者,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而且不是一锤子买卖,是5年计划。”
《意见》明确了资本市场未来5年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主要目标:到2022年,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执法司法体制和协调配合机制初步建立等。到2025年,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中国特色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更加健全等。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则对南都记者表示,《意见》延续了监管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的“零容忍”态度,对后续监管提出了更多要求,有助于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发展。
陈洪斌补充道:“总体而言,本次意见层级较高,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偏中长期,短期影响处于可控区间,需通过后续的制度建设和细则落地来实现净化市场环境的目标。”
业内:今年的退市率可能会增加
陈洪斌认为,《意见》再次强调打击非法的场外配资和非法来源的证券投资资金,严控杠杆率。“近年来监管对非法场外配资保持高打压态度,非法场外配资规模持续萎缩,正规融资并未受到冲击,但可能对中小市值公司的炒作有一定的冲击。此外,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今年的退市率。”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率正在提高。2020年以来,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不合格的上市公司加速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逐步常态化。
一位券商业资深人士也认为,接下来退市的企业数量可能会变多。他对南都记者说:“这也要求投行在接项目时更加谨慎。投行也将在追求业务规模和合规性的平衡上把握得更好,合规性会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因为对券商的管理会愈加严格,对投行质量控制的要求也更高。”
“两个协调”将形成高效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合力
《意见》也提出,加大刑事惩戒力度,贯彻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同步修改有关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完善相关刑事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
事实上,自2020年3月实施新《证券法》以来,证券市场违法的成本明显提高。在行政处罚上,以欺诈发行为例:在未发行证券情况下,原来最高可处60万元的罚款提高至最高可处2000万元的罚款。在刑事处罚上,新证券法第219条也延续了此前第231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对南都记者表示:“相对公检法部门来说,证监会的执法能力偏弱。此次《意见》提到了证监会和公检法要加强协调。此外,也提到了地方和中央的协调。而这两个协调无疑会形成高效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合力。”
企业境外上市难度或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也被纳入此次的监管范畴。《意见》提出,要加强中概股监管,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风险及突发情况应对,推进相关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修改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明确境内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职责,加强跨部门监管协同。
《意见》也提出,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完善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涉密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抓紧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压实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体责任。
近日,滴滴刚刚赴美上市后就遭到了安全审查。7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余凌曲说:“现在,资本市场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以前的法律法规难以覆盖,比如说信息数据安全。很多中概股是互联网平台,手里掌握了大量的大数据信息,背后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特别是很多中概股在美国上市之后,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要求,需要出具审计底稿。有些信息在公开的年报中不会披露,但是在审计底稿里会体现。”
他预测:“未来,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企业去境外上市的难度可能会加大,至少会受到更强的监管。此外,监管部门可能会建立一套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事中与事后的监管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