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执法事项增至“17+1”项 包括查违、“房中房”查处等
下月起,深圳将全面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建立健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

在深圳人的印象中,街道城管执法人员是不是大多都是男性?但深圳新成立的女子街道执法队来了。
9月1日起,深圳将全面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街道执法事项从以前的“12+1”项增加至“17+1”项,增加包括无证网吧、“房中房”、违建等查处事项。深圳将全面加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五化”建设,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考评,将建立健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执法公平、公正,避免同“案”不同“罚”。
两块暂时并存的招牌:
深圳将实施街道综合执法改革
无人机,用来航拍取证房屋高空违法搭建、加建;激光测距仪,用来测量楼宇之间的搭建范围;执法记录仪,用来记录双方执法的冲突,及执法的文明性……
8月13日上午,深圳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示范点观摩会在罗湖区东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召开,现场展示的高科技装备是深圳加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五化”建设之一,即“手段智能化”。
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于今年4月部署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五化”建设,推动改革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做得好、有监督”。
罗湖区东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位于翠园街一条狭窄的街上,走进东门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墙上设置了“推进‘五化’建设,锻造一流队伍”文化墙,尽管办公楼不大,但整体焕然一新,功能齐备,标识标牌全部更新。“没改造前,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市民前来办事时常说感觉不像行政机关。”东门街道综合执法队队长于卓介绍,办公大楼整体改造后内外都按标准更新,树立起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粉刷一新的办公大楼看上去赏心悦目,正大门有两块显目的招牌,一块是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一块是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东门街道执法队。
“这两块招牌将暂时共存,9月1日后,只保留罗湖区东门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这块招牌。”于卓介绍。9月1日起,深圳将正式实施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在全市已经部署多个示范点,东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作为全市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第一个示范点。
街道执法事项增至18项:
成立女子执法队执法兼具刚性与温情
“立正!稍息!”,8月13日上午10时许,东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演练开始,展示统一规范着装后精气神十足、训练有素的市容巡查员形象。在指挥下,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步伐铿锵,手势果断。
“成立女子执法队是为在执法中体现更多女性温柔、细腻,兼具执法的刚性与温情。”深圳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王浩介绍,“五化”建设中明确要求“队伍正规化”,明确市容巡查员配备标准、招录门槛、巡查标识、装备配备、勤务模式、巡查机制、纪律监督等标准和内容。
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的变化是执法的变更。9月1日起,深圳将全面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街道执法事项从以前的“12+1”项增加至“17+1”项,增加的事项包括无证网吧、“房中房”、违建等。
“街道综合执法与市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涉及18项职责,职责下放和实施以街道名义执法后,街道执法队的任务和压力非常大。为此,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要构建权责明确、运转顺畅、执法规范、服务热情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其中,队伍正规化建设是“五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浩介绍,深圳此次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五化”建设,特别是抓队伍正规化建设,是解决目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短板和不足的实际行动。
这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部署,是加强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措施。为此,队伍正规化建设作为当前全市街道综合执法系统的首要任务。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将建立市、区、街道办事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培训种类包括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年度轮训、业务培训,做到按需施训、全员覆盖,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在执法办案方面,要继续规范案件办理,开展以案释法,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执法水平等。
街道综合执法队伍虽然不是纪律部队,但应该有严格的纪律。正规化建设就是要革除应付、含糊、苟且等陋习,通过“五化”建设锻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规范,为民服务的综合执法队伍。
党建引领:
执法关口前移,管理阵地前移 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理念
要通过党建引领全面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王浩认为,执法理念就是精神之“钙”。通过教育,把执法理念内涵讲透,引导队员站在群众立场转换角色、将心比心,真正领会执法为民宗旨,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王浩还强调,行政处罚本身也同样不是目的,而是为促进行政违法得以纠正,被侵害的社会关系得以恢复,就是要消除“执法即处罚,执法即是管人”等错误执法理念。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端正执法思想,正确认识“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绝对不能把行政执法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
“认清执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简单的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把服务、管理、执法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到执法关口前移,管理的阵地前移,少执法,多服务,多在引导、劝导上下功夫,管理上求突破,不能片面的、简单的、粗暴的执法。”王浩认为,要加大基层治理社会化参与力度,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科学考评:
推动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 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
下一步,深圳将建立重要任务督办落实制度,对正规化建设任务要细化分解落实,全程跟进督办,定期反馈总结,执行情况纳入队伍考评。市局执法监督处组建了纠察队,常态化开展督察纠察,各区局也要组建纠察队,开展经常性督察纠察,各街道要认真开展自查。
目前,深圳还开展全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考评,通过科学考评来推动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作为衡量各执法队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王浩透露,下一步还要优化考评内容,从队伍建设、执法成效、纪律作风、明察暗访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引入环卫指数测评、文明城市迎检内容,以考核促进队伍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管理效能和社会效能。
坚持奖惩分明,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对工作不落实、效果差的,该约谈的约谈,该通报的通报,决不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还透露,将建立健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执法公平、公正,避免同“案”不同“罚”。
采写:南都记者 张小玲